新传十年校友风华丨闫佳琦:静水流深,笃行致远
发布日期:2024-11-22浏览次数:
闫佳琦,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本科生。在校期间,专业成绩、综合成绩年级第一,主持国家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等课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学生主编等服务岗位,获宝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大学生”等荣誉奖励。此后,她前往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未来学者”奖学金等荣誉奖励。目前,她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继续在科研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学院滋养,启蒙发展方向
闫佳琦与新闻传播学的缘分,从学校宣传部的学生记者团开始。本科入学时的她曾就读于社会学院,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报名加入师大官微的学生记者团队,并参与到了师大人物的专栏采编工作。“发光不是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在采访过程中的她一直被那些熠熠发光的师大人所鼓舞着。于是她开始主动旁听新闻传播学院的课程,在心里更坚定地埋下了转向新闻传播学院的种子。受益于师大包容的转专业政策及尊重学生个人发展兴趣的宽厚精神,闫佳琦开启了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探索之旅。
在新闻传播学院学习期间,学院鲜明的专业特色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对闫佳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她看来,就像“学新媒体到新街口”这句标语,学院在新媒体传播等专业方向上的突出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本科期间,学院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这些都让闫佳琦受益良多。在新闻媒体实务方面,采写编评等能力的训练贯穿始终,如她谈到在网红直播兴起时,老师鼓励学生参与直播实践。在学术探索方面,学院的传播效果实验室为她提供了数据和方法上的训练机会,让她开始学会发现问题、寻找方向。
事实上,闫佳琦转入学院时,正是学院创办之初。当时学院学生基数较少,但师资配备齐全,这让她有充足的机会与老师交流互动。从第一次尝试学术论文写作,到第一次学习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她在学术道路上初探脚步的诸多第一次,都离不开学院老师手把手的悉心指导。“如果同学们有学术兴趣,可以多去听听学院组织的学术会议、前沿讲座,如果有志于业务实践,可以去报名学院搭建的各类工作坊、媒体组织和院刊平台等。同学们有机会成为任何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学院就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通过学院提供的特色平台,闫佳琦也积极在服务实践中精进专业能力。在担任新闻传播学院公关部长期间,她参与到了“京师VR学社”的创建过程,担任VR学社的首任学生社长,在学院老师的支持下积极打造更多新闻传播学院的亮眼招牌。被问及本科期间如何在诸多方面全面发展,她认为自己的一些成果本质上都具有相通之处——与学院的专业特色密切相关。当谈及丰富的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她提到,“学院已经为同学们搭建了足够宽广的平台,我们在此基础上迈出一小步就会很有收获”。
坚定方向,延续学院精神
本科阶段,闫佳琦通过多样化的尝试和探索,逐渐确定了深耕于学术领域的信念。随着学习的深入,尤其是在导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她在新媒体和智能传播相关的研究方向上深受启发,不管是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还是现如今进入社科院新闻所,闫佳琦认为自己始终非常受益于学院开设的受众分析、网络新媒体等相关课程,也始终延续着对新媒体与智能传播的研究兴趣。
从校园到职场,闫佳琦面临着角色转变,她指出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研究所本身的“智库”定位更让她意识到,比起之前以自身兴趣为导向的研究,现阶段的工作中更要将个人研究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将“小我”融入“大我”,力争让研究成果具有更为宏大的社会意义。
经验建议,寄语师弟师妹
作为师姐,闫佳琦被问及对师弟师妹的建议,她认为学弟学妹们可以注重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行业前沿动态,不仅要了解表面的技术迭代,也可以尝试透过现象本身,思考深层次的本质变化,比如技术背后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或权力维度等。针对如何在庞杂的知识海洋中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抓手,闫佳琦认为,重要的是将问题操作化,根据实际问题制定合理的计划,按照轻重缓急安排学习内容。相比于泛泛而学,带着问题精准学习可能更有效率。闫佳琦也真切地建议师弟师妹们,珍惜每一次与学院老师交流的机会。在她看来,学院的每一位老师们都怀着无比热忱的心,愿意并且不留余力地在帮助同学们的成长。即便是现在已经进入职场的她,也时常有幸受到学院老师们的点拨和帮助。
温暖感恩,学院是永远的家
谈及在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的时光,闫佳琦的言语中总是满是深情。她说,本科阶段正是形塑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师大“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校训,让她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回味,“师”与“范”何以成为“学”与“行”的准则。师大校园那份沉稳踏实、静水流深的气质,被她称之为对“人生底色”的浸润。新闻学院“传薪播火 光明在望”的院训,让她始终铭记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嘱托。新闻传播学院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倾囊相授的帮助,让她总是回想起自己学生时代作为老生代表发言时曾说过的一句话,“学院是永远的家,老师是永远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