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十年校友风华丨李世宽: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发布日期:2024-11-21浏览次数:
李世宽,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6届优秀毕业生,目前在西北大学党委宣传部任职。在学院成立十周年的重要节点,让我们一起走进优秀校友李世宽的求学与求职经历,分享他的师大新传记忆与人生宝贵阅历。
1.职业选择与发展
2016年,李世宽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毕业,到西北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今年是工作的第8年。在谈及毕业职业道路规划和母校对自身的影响时,他表示:
“毕业那年,我有好几个职业选择,大多数北师大毕业生在求职时候都会面临众多选择。最后选择西北大学,这是我的荣幸。一是因为西北大学是陕西高校,是西部高校,陕西是我的家乡,自己家乡当然应该自己建设,回到陕西工作既能建设西部,又能实现自我价值,何乐而不为呢?毕业典礼上,学校还在大屏幕上公布了到西部工作的学生名单,有我的名字,还颁发了到西部工作的荣誉证书。我感觉非常自豪。二是因为我的老师于翠玲教授,她中学毕业后在陕西延安插队,1977年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年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于老师对三秦大地、对陕西学生颇有好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为母校、为她的第二故乡做点事情。知道西北大学招聘,她全力鼓励我去报考,被录取后,催促我立马定下来。在北京师范大学受教,毕业后到导师的母校去工作,这是我莫大的荣幸。”
在回忆起求职经历时,李世宽说道:“当时是通过自主招聘去的西北大学。西北大学每年在网站、微信上发布招聘计划,考试、面试要求也写的清楚。我的专业和宣传部岗位职责比较合拍,北师大新传院口碑远扬、老师们如雷贯耳,这是求职市场巨大的隐性财富,“爱屋及乌”,用人单位对北师大的尊敬会转化为对北师大毕业生的接纳,这种接纳是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的第一把钥匙。另外,陕西很多高校和政府、企事业单位都会组团去北师大,定向引进人才。在中国,我们可以自信的讲,有学校的地方必然有北师大人,全国高校都愿意为北师大学生的加入敞开绿色通道。”
2.专业技能与素养
李世宽认为,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为他的工作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思维和人文素养。北师大新传院一成立,就汇聚了全国顶尖名师。吾守尔·斯拉木院士、喻国明老师、张洪忠老师等一批名师给我们开课或者作报告。他们对人工智能等媒介前沿技术非常敏感,在技术萌芽期就能预见它带给传媒行业的变革。同时,他们又具有深刻的批判意识,守望人文价值。北师大新传院带来的理论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他现在的工作既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又是立德树人工作者,具有记者和教师的双重属性。他的工作对象是00后大学生,要通过先进技术、理念、方法来吸引他们,感染他们,同时又要避免他们在技术编制的幻境中沉沦,一步一步丧失人的主体性。北师大新传院的学习给他提供了认识技术的望远镜,也给我打了一剂防范技术病灶的疫苗,也让他明白,技术应该成为人的延伸,而不是替代。
此外,李世宽认为从事新闻传播行业需要躬身入世的素养。世事洞明接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用敏锐而真诚的心去看人、看事,察清哲理政理道理,才可能创造优秀作品,才可能推动社会变革。
3求学经历回顾
回忆起在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的学习经历,李世宽表示王颖吉教授的哲学简史课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他说道:“他当时为我们班讲中国哲学简史,为另一个班讲西方哲学简史,我听完自己班的中国哲学史,接着去听那个班的西方哲学史。在这种中西对比中,我对中华文化的特点、精髓有了进一步认识。中西方哲学和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崇敬、平等的态度进行思考,才能认清别人认清自己。中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传播学思想,只有挖掘好本土传播学思想,才能构建起中国自主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现在我们越来越主张文化自信,只有进入到文化深处,才能发自肺腑的坚定文化自信。
除了理论知识的积累,李世宽还说道,“新传院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实践平台,推荐我到学校党校办、宣传部实习,掌握了基本的公文写作和媒体运营技能。推荐我到光明日报、腾讯网实习,了解了头部主流媒体和市场媒体的工作状态,更加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短板。入学时候,我们是以文学院研究生身份招进来,学习期间一直和文学院保持密切的联系,文学院的很多活动也吸纳我们参加。我是文学院研究生会宣传部部长,在研究生会为同学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活动和精力是研究生学业路上的调味剂。对于学生而言,这也是让我们求职简历更加饱满的一种方法。”
4工作挑战与应对
在谈及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的教育对自身应对工作挑战的支持鼓舞时,李世宽如是说,“2019年,陈光巨副校长来陕西看望校友,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亲切的询问大家在工作和职业发展中的挑战。在座很多校友都说,北师大人甘愿当一个好老师,兢兢业业教学、科研,但是很多人不去当校长、教育局长。很多师大人身上有这种气质,喜欢在岗位上做好专业技术工作,而对职业规划想的不多。当一个老师,教好一个班学生;当一个校长,教好一个学校学生;当一个局长,教好一个地区学生。北师大毕业生,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各种舞台上绽放光彩。”
在应对在校学习和工作环境转变的巨大挑战时,李世宽认为,启功先生告诫北师大学生:“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这句话真是高瞻远瞩的金玉良言。面对剧烈变迁的社会和千变万化的工作,啃学生时代的老本,走几步就会碰壁。研究生学习是专业学习,在某个学科方向甚至具体问题上扎下去,进行创新性思考,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所以研究生重在“专精”。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快速进入新领域,摄取新知识,形成对复杂事情的准确判断,果断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所以工作重在“广博”。“专业知识都是自己感兴趣学习的,但是工作的有些内容开始并不愿意主动学。我是缺什么补什么,有的东西真正学懂了,就会领悟其中的奥妙,从而产生学习动力。”
5寄语师弟师妹
对于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即将毕业,面临职业选择的师弟师妹,李世宽也从自身经历实践出发,提出了宝贵建议:“首先,我们应该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作为学生,没离校前的第一职责还是读书,在众声喧哗中保持定力,多读好书,读原著,读大部头书,锻炼思维能力,形成认知优势。其次,虽有智慧,不如乘势。选择和努力都很重要,只有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党和国家需要,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才可能干成事、干大事。”
同时,李世宽也说道“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工作时间越长,涉世越深,我们越要仰望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学会自洽,保持理性平和心态。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抛却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牢笼,不否定也不强求自己,自我纳悦,怡然自得。”
6对母校的情感与展望
最后,李世宽真切表示,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氛围宽松纯粹,创造了“皆若空游无所依”的舒畅氛围,不同个性和追求的同学都能够获得鼓励和支持,拔节生长,尽情绽放。
在学院成立十周年的重要节点,李世宽表达了对于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的未来发展的期望:“新闻传播学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与当下社会联系紧密。学院紧跟技术前沿,自主研发的国内新闻传播学首个大模型垂类应用系统——大模型驱动多模态文本分析系统XBL507,表明我们学科有能力引领未来发展。希望学院全力抓好学科建设,围绕真问题产出大成果,早日把新闻传播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使培养的人才更好适应社会需求,一方面是加快新文科建设,把新闻学和经济学、信息学、体育学等学科融合起来,在通才基础上培养专才。另一方面是特别注重对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非智力非知识因素的培养,不管是做顶天事还是身边事,这是因素都是重要的变量。西部地区对新闻传播人才有广泛需求空间,希望更多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赤诚情怀的北师大人来西部,阅尽万里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