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新传④丨 张竞文:贯通内外,笃行不辍
发布日期:2025-11-05浏览次数:
人物介绍
张竞文,中共党员,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专硕,任2024级专硕班学习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研究助理。学业成绩专业第三,参与撰写专著《解码认知力——步入智能时代的通行证》、蓝皮书《中国互联网营销发展报告(2025)》以及专著《感官品牌:基于认知传播测量范式的理论、实践与评价研究》等。聚焦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认知传播效果研究,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积极参与IAMCR等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交流,以期回应数字时代的社会需求。

专注本身、不断成长
在科研中,张竞文专注于任务本身,面对完成过程中的困难,她巧妙地用一种松弛的学习工作状态化解,通过给予自身跳脱于任务的时间来更好地审视所做的事。在访谈中她提到了自己的第一篇量化论文,着手完成它时花费了很大的功夫,从找选题到分析模型等等。虽然完成的时候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真正完成后获得的成就感非常充沛,真正让她体会到了科研与专业的快乐。
张竞文分享道:“选择研究的选题时,可以在生活中找感兴趣的话题,或跟导师多交流,与导师探讨出值得研究的方向和问题。”对于想要尝试科研的同学,她鼓励大家大胆尝试,用最饱满的热情和现阶段具备的能力投入到科研中,在选取选题、制定研究计划以及之后的研究过程中积极寻求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她认为,干任何事情都没有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因此,在专业的道路上,她坚持走自己的小路,不断告诉自己切忌急于求成,并践行着“专注本身,不断成长”的准则。
善用资源、提升自我
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张竞文善用资源,并在优质资源中汲取能量,提升能力。她分享了通过关注学术公众号来获取优质的论文资源,结合个人兴趣进行筛选,并在阅读论文的过程中巧妙地寻找相关文章,顺着最初的兴趣点不断深挖其背后的优质论文,帮助自己更加清晰地确定想要做的研究方向。她还会准备一个本子,用来记录她的想法和在论文中看到的非常有启发的点。每一次的“烂笔头”功夫,都是为了夯实专业基础,将热爱沉淀为扎实且可用的知识。

她分享道“学院和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图书馆的数据库、学院的实验室设备和导师、老师的指导等等,都让我非常受益。”数据库提供了海量的中外文献,可以在文献获取时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新闻传播学院的平台可以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实习、参观学习和开阔眼界的机会。
谈及资源,张竞文认为她的导师给予她的知识和能力十分可贵,在每一次与导师的沟通中都会收到莫大的鼓励。她说道:“导师的指导和鼓励对于想写一点东西、有一些科研经历的我来说非常重要,它给予了我一种勇气,让我敢去尝试。”在实验室中操作设备时,张竞文也从师兄师姐身上学到了很多。即使在学习之初也许并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会用到,但在后期想选题时,可以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
张竞文分享了两段实习经历,第一段是在读研之前,第二段在暑假,两次实习经历让她受益匪浅,帮助她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定位和对就业的体会。其中,第二段实习中她负责企业文化方向,在实习中她独立地承担项目,极大地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和与人交流的沟通能力。

守护初心,与自己和解
张竞文认为,从入学之初到成为国家奖学金候选人,发生在身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心态上的变化。刚入学时,她总是希望自己在每个方面都做得最好。随着研究生生活的开始,她逐渐发现虽然目标和初心只有一个,但选择不是唯一的,而是丰富多样的。在心态上放过自己,接受自己并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最好。坚守最本真的初心,为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踏踏实实地努力成为她当下的心理状态。
在科研中,难免会有压力比较大的时候,而“解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朋友们一起去吃饭、看演唱会、踏青,在恢复大脑的“能量”后再次投入。

暖心寄语
对师弟师妹:
希望大家不需要去担心太多,比如选择的道路会不会顺利、自己能不能取得什么成绩等等,只要坚定地选择这条路、努力地走下去,无论有没有达成自己的预期,都是对得起自己的。
如果能回到刚入学的时候,想对当时的自己说:注意身体健康,你的导师、师兄弟和师姐、同门都非常好!
对未来的自己:
希望你坚定地走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

京ICP备13009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