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百廿 校友说丨张雅凌:坚定理想 扎根行业 见证“交通强国”
发布日期:2022-08-28浏览次数:
百廿师大,薪火相传。为庆祝我校120周年校庆,传承师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拓宽学生就业视野,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素养,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友会联合开展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友生涯访谈活动。
2022年开年,岁寒,还在飘雪中,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们联系上了师姐张雅凌,借由校庆120周年的机缘,与师姐开展了一场关于职业、关于新闻理想、关于远方的畅谈。
张雅凌,本科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保送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在校期间曾获京师一等奖学金、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干部等荣誉称号,目前就职于中国交通报社。
岁月如歌,铎声回荡。张雅凌回想起两年师大光阴,每一声教诲,每一份关怀、每一次举杯言欢还都鲜活地存在于记忆之中。本科时期,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的张雅凌已经是一位熠熠发光的朋辈榜样。学业上,她是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大满贯”得主;在学生工作上,她获得了优秀学生干部、五四红旗优秀团员、优秀学生等荣誉,是老师同学口中公认的学生榜样。在毕业时,她也最终获得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最高荣誉——东师奖章。带着优秀毕业生的光环,2017年的夏天,张雅凌保送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优秀的习惯使得张雅凌在北师的两年校园生活也精彩纷呈。她活跃在学校、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里,积极担任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会办公室副部长,期间负责研会文书工作,踊跃组织团建等各项活动;认真负责做好新闻传播学院专硕党支书书记,多次组织党支部内部理论学习,积极申请学校党建活动,曾经参与筹办“十九大知识竞赛”,积极组织并参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参观活动。就这样,在北师她不仅学业上追求卓越,获得了京师一等奖学金,也茁壮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干部,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干部等荣誉称号。这一切也是张雅凌更好迈入社会成为一名主流媒体人的底气。
01 坚定理想 以心之所向为航学以致用
“你的理想,你的目标,你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渴望,这些信念才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才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挫折说服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因此,在求职期间,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兴趣、欲望所在,以强大的自信心告诉自己,你可以实现它,并为之不懈奋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想要的,最终都将成为上天赐予你的礼物,来到你的身边”,张雅凌对于自己的求职经历总结道。
求职就业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漫长且煎熬的过程,也是一个考验用心、耐心、平常心的过程。在求职过程中,张雅凌也曾入围重点高校宣传岗、大型国企行政岗以及国家部委的终面,但最终并未成为其中一员。究其根本,张雅凌认为自己始终对于那份职业存在犹疑。张雅凌曾在考前多次与自己的内心进行搏斗,“这份工作真的是我的兴趣所在吗?我能接受远离父母家人的孤寂吗?”尽管如此,为了尽快落实工作,张雅凌都强迫自己打消这种想法,但她知道这些怀疑一直存在于潜意识中。这种发自内心的犹豫不定导致张雅凌在就业过程中都出现或多或少的失误,数次面试以失意收场。张雅凌认为,当我们自身徘徊动摇,信念又如何能够指引我们到达那个万人争抢的彼岸呢?“相反,当一心追求成为一名新闻记者时,我在准备任何一次媒体单位的考试时,都能够做到心无旁骛地复习,自信笃定地参加考试,最终也真的收获到理想单位抛来的橄榄枝。”
伏尔泰曾有言:“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在求职的过程中,亦是如此,一旦目标确定了,脚步也就轻快了。对于最终的就业,张雅凌成功的奥秘就在目标的坚定。“我算是先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因为我本身一直都是在学新闻传播专业,还是希望能够在自己学习的领域内工作,把自己学的东西学以致用。”因此,张雅凌在求职伊始,就把目光锁定在了传媒领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祖国的新闻传媒事业添砖加瓦。
现实因素也是求职过程中的一个必要考量。张雅凌希望自己能够留在北京从事热爱的事业。北京户口就是一个现实因素。在国内目前的传媒领域,尽管大多数的新媒体蒸蒸日上、发展前景大好,但是无法解决从业人员的户口问题。因此,传统媒体相比来说是更为合适的选择。“在传统媒体里面,几家媒体都有考虑,但是最先参加了我们单位中国交通报的面试,笔试面试也通过了。中国交通报应该是整个交通运输领域权威的媒体,所以有一定的发展机会。另外,在待遇方面,交通报能够解决我的户口问题,薪资待遇还算可以。”最终,经过考虑发展平台、成长机会、户口、薪资待遇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后,张雅凌既守护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也兼顾了现实因素,选择成为中国交通报的一员,开始人生新旅途。
02 扎根行业 以专业知识为基锤炼本领
工作以来,张雅凌在《中国交通报》主要负责“铁路口”的工作,她担任“记者”和“编辑”的双重角色,不仅要进行采访写作活动,还负责对报纸版面的编辑。
从学生到记者,从校园到媒体,角色在转变,视野在拓展。学生时代在新闻传播相关领域的学习为她选择“新闻人”这一职业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她说:“学习新闻传播专业,给了我一个了解这个行业的机会。尤其是了解到媒体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报道去影响社会、影响大家的认知。”正是这样的意识,促使张雅凌在工作中有媒体人的自觉和担当,并希望能不断生产出质量过硬的新闻作品。
然而,从“媒体”这一职业的局外走向局内,成为一名专业新闻人,在认知的基础之上,打铁还需自生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这二者对于从业者而言都至关重要。张雅凌基于自己的职业感悟归纳出了“两个素养”,一方面,“政治素养”对于传统媒体人来说至关重要,也包括对于社会民生的观察力和敏锐性,这些都需要在平时多积累;另一方面,“道德素养”也需要注意,尤其是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包括以往印在书本上的新闻真实、客观性原则等,都需要在工作中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准则。除此之外,她还特别强调通过实习、实践等方式对工作所需的硬性技能进行锤炼,她认为:“在实践当中的能力锻炼能够更好地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实际效用。”
对于张雅凌而言,从工作中积淀的满足感和来自他人的认同,都是其在岗位中获得成就感的重要来源。张雅凌回忆起参加“京沪铁路开通十周年”的采访经历,当时她跟随铁路部门,一路的足迹辗转途经了北京、济南、徐州、上海等地,在这一过程中,她从对于许多人或企业的采访中,了解到京沪铁路开通十年间对于沿线的人民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有极大的效益。她说:“当通过自己的亲身采访和体会写出报道,并且这个报道是真实的、客观的、有价值的,我会比较有成就感,因为它凝聚了心血和付出。”除了内化于工作之中的获得感,张雅凌还笑着说:“领导或同事等身边人的认可也增加了我的工作成就感。”
时时反思、常常总结,对于张雅凌而言,工作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对自己提出更严格要求过程中的一种渐进过程。张雅凌说,目前对于自己而言较大的挑战就是工作时间的紧张性,她也在一步步尝试突破,付出更多时间去探索,力求自己能够在学习涉猎上更广泛,在思考问题上更全面,在报道挖掘上更深入。
03 落地实践 以采访为媒见证“交通强国”
“交通强国”是我国发展的美好愿景,交通运输在我国的基础建设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张雅凌所就职的《中国交通报》由交通运输部主管,是记录我国“交通强国”发展的主要专业媒体,也是较大的平台。
在张雅凌跑“铁路口”的过程中,她对“交通强国”的认识和理解不断落地到一个又一个的新闻报道中,也在一次次的采访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交通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发展。张雅凌说,“交通强国”是交通运输领域中一直在强调的事情,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大家都知道“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等道理,但在自己的工作中,更能体会到这些道理是从一个个实打实的案例总结出来的。张雅凌分享了自己之前的扶贫采访经历,当时,她去到了许多深山老林之中进行采访,她切身体会到道路的畅通对于大山中的人们在生活、学习、产业等方方面面带来的变化。交通发达促使人们可能走出大山,包括上学、务工、销售产品等,而有了道路,外面的人才愿意走进大山去投资、去发展产业。张雅凌说:“道路的畅通燃起了很多人生活的新希望,可以说,很多人的生活真的是因为一条路而在几年之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直观地展现在大众面前的,往往是“交通强国”的成果,但张雅凌作为媒体人,也将目光投掷到了许多普通的交通人身上。她说:“交通强国是由很多交通人奋斗和汗水所凝聚而成的,在我的采访过程中,看到每个领域的交通人在担当、在坚守,即便工作艰辛,面临很多风险,他们也都心甘情愿地坚守在一线,发挥自己的能量。”张雅凌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她将高速公路比作“大动脉”,而农村公路则是“毛细血管”,而交通人的作用就是使得这些血管畅通,为了人们能够人享其行、物畅其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正式担当“新闻人”这一职业身份的两年,不仅是张雅凌在编辑和写作等专业能力上不断进步的两年,也是她的行业热爱、职业认同不断塑造的过程。回忆这两年的工作历程,张雅凌说,身边一起共事的“小伙伴们”对工作、对行业都充满热情,而自己在工作实践中也逐渐了解到交通运输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她也越来越愿意扎根于交通运输领域,并且希望在未来不断深耕,发掘出更多值得被看见、被讲述的好人、好事、好新闻。
记者手记
在聊天中,张雅凌师姐一直在跟我们强调,作为媒体人要有自己的职业担当,职业素养,学会尊重新闻事实、尊重采访者,时刻遵守媒体人的原则与底线,善于挖掘社会故事,通过自己的报道去影响社会,去影响大家的认知,不要把记者这份工作仅仅当作养家糊口的工作。虽然隔着两块屏幕,但我们在聆听师姐的讲述中,依然能感受到她眼中仿佛有光在闪动。我们知道,那是身为媒体人的自豪与骄傲。
我们作为记者去采访记者,无意于采访技巧是否运用得好,无意于文字是否感人至深,我们更在意的是媒体人的灵魂能否聚在一起交缠,思想能否碰撞出来花火。经历完这数小时的畅谈后,好像,我们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