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百廿 校友说丨李一飞:将北师大学子的光与热送到基层
发布日期:2022-08-28浏览次数:
百廿师大,薪火相传。为庆祝我校120周年校庆,传承师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拓宽学生就业视野,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素养,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友会联合开展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友生涯访谈活动。
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此次采访了2004级教育学专业校友李一飞。教育学博士毕业,却毅然地离开大城市,去到一片陌生的土地上,投入到基层的工作中,李一飞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身为公务员,兢兢业业造福一方水土和一方人民是他心中所愿。怀着一腔赤诚,甘愿做人民的公仆,不惧困难与挑战,李一飞用实际行动将北师大学子的光与热带到了基层的土地上。
· 校友简介
李一飞,湖南株洲人,北京师范大学2004级校友。本科阶段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本科第二学位修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进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学硕博连读,2012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联合博士培养一年。2014年作为选调生选派到桂林市委宣传部工作。曾任龙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灵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现任桂林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01
“我觉得我们师大学生可以大胆一点,走到基层,去到一个自己陌生的地方去闯荡一片天地。”
本科从北师大毕业后,李一飞去到清华教育研究院学习,期间,他走到了全国很多省份的土地上,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实践。山西、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四川……从这些地方一路走来,李一飞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各个省区的基层都有那么广阔的天地,有很多基层的问题,值得他投身到里面去。一直以来学习和研究教育的他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当时算是开阔了眼界,不管是祖国的自然风光也好,人文地理也好,还是社会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你就觉得自己能够做很多事情,而不仅仅是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地方,或者再具体点说一定要去高校去教书。”
李一飞临近毕业的时候,也面临过就业方面的选择。当时,李一飞曾经的师兄师姐希望他一同去北京某大学教书,去继续从事教育研究。但是曾去到过各地,参与过众多实践的他,已经有了更多想要关注的问题。在他看来,中国那么大的一个国家,那么众多的人口,它在基层是怎么运转的?很多国内外研究者、政治领域的同行,对这样一个国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议论,到底哪条是真的,哪条是假的?中国现行的各种制度和社会的运行体系究竟是什么样子?带着这些疑问,作为二十八九岁的青年,他毅然地做出了选择——去广西,去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我就觉得要去深入了解中国的实际,投入到社会改造的大熔炉当中去。”他最后来到了此前没有来过的桂林工作,走向基层,成为了一名政治工作者。
在李一飞看来,他在求学过程中参与的实践,让他有了更丰富的认识,也让他最后做出去基层工作的选择。因此李一飞非常希望北师大的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实践。李一飞回想就读师大的时候,很多学生更多的是进行理论的思考。但是现在的他鼓励大家也要去发现实践的魅力。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经常能够取得很多的成就感。李一飞在分享他的工作经历时提到,在基层的工作可能会改变一个人,可能会改变某一种种植的植物,可能会改变身边的某个人的一些观点,或者一个村、一个组的村民的观点……这种客观世界的改变就会带来许多成就感。同时他也提醒大学生们“切忌好高骛远,不要想象着改变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观点,要多关注实践,改变具体的人和事。”
除此之外,他还希望北师大的学生能够更加具有开拓的精神。他感慨,有的时候很多学生,像从农村一些地方出来的学生,还是有一些内向,胆子不够大。他鼓励师大的学生应该要具有创新精神,应该更大胆地开展工作,更大胆地步入社会实践。他告诉大家,当时也只有他一个大学生选择来到了桂林,大部分人没敢走出这一步。但从如今工作的收获中,他更加认可了基层这个广阔的舞台能给大学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我觉得我们师大学生可以大胆一点,走到基层,去到一个自己陌生的地方去闯荡一片天地。”
但与此同时对于高学历大学生下基层工作,李一飞也坦言:“这其中是有一点矛盾的。”结合自己的经历,李一飞谈到,基层的很多工作可能并不需要博士专业领域、门类内的知识,博士学习是很专门化的。但是县乡基层对博士的期望很高,甚至可能会认为博士无所不能,认为博士这个头衔是首先是“博”。事实面前,李一飞总结道:“我认为大家的共同认知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通识教育的知识和能力是很重要的。”对此,李一飞给有相关志向的师大学生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博览群书,尤其是一些地方风土民情、历史典故,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提高判断能力;要保持理性思考,谋划全局,培养拓展的思维能力;培养基本的文字的素养,综合文稿的写作能力;看待问题的视野要广,在北京读书接触到的东西应该是不一样的,要让别人在工作当中感觉到你展现出来的不一样的人格魅力。
02
“我们高校的毕业生、选调生到地方上,有这样一个平台,应该更大胆地做更多的工作。”
李一飞求学路途中一直接触的是教育方面的研究,当他真正踏入政治工作这个全新的领域时,他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
他坦言,参加工作初期时曾有一点担心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他的家庭当中没有从事政府相关工作的,当时他对政府系统的认知很多是来自他人的言语。但他认为“听别人说是一回事,自己在工作当中去总结是另外一回事。”于是他在从事工作前做了心理上的准备,他常常会思考,在这个继承了中国历史发展特色,又面对着新时代发展进程和新的社会发展现实影响的政治体制当中,自己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真正到了工作当中,又遇到了别的问题,首先是如何融入环境。李一飞回忆道:“当时到村里工作,别人看你不一样,别人会说,你是博士,是高材生,别人会好奇你到底会什么。”李一飞能理解别人的玩笑和好奇,他会告诉大家博士也是普通人,来到村里面是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来做好一些工作。同时他也认识到自己面临着挑战,也就是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就是别人,包括领导、同事、乡亲们大家希望的,博士真的是博士,选调生真的是选调生,能够干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事儿。”面对挑战,李一飞自己给自己压力,希望自己能够做好一件事情,而且还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好。
对此,李一飞谈到了一件往事。他原来在一个乡做乡干部的时候,乡里有一种种植了很多年的水生蔬菜——茨菇,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但是近年来的种植遇到病虫害,李一飞意识到了严重性,便去了解了情况。他首先问了乡里茨菇收成比较好的一位70多岁的老农民,老农民说他的方法是每逢天气好就打药,而且把所有的杀菌的药物都用上。这种方式李一飞当即就觉得不可取。于是他就通过自己的资源,从武汉请来了国内顶尖的水生蔬菜研究所的院长来实地考察。专家不仅给农民们带来了很多大家往日很难学习到的专业的种植知识和经验,还通过实验给当地种植茨菇提供了合适的施肥意见。整个事情最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由此事件,李一飞充分向大家展示了选调生、高校生回到基层工作的优势:首先,有一定的自身积攒的资源,比如能为乡村请来顶级的专家;第二,年轻的干部们更能发现问题,重视问题,并用实验等先进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三,创新性强。因此,李一飞鼓励大学生们:“我们高校的毕业生、我们选调生到地方上,有这样一个平台,应该更大胆地做更多的工作。”
除此之外,当被问到如何从事好公务员工作时,李一飞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几个方面的经验。第一是要加强政治能力的建设。他提醒想要从事公务员工作的大学生们,大家应该做好政治能力上的准备,应该具备进行政治思考的能力。“我们如果说做学术,学术有学术的规律,那么从政,政治有政治的规律和逻辑,这个逻辑,我觉得可能不一定是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学会的,更多的需要在实践当中去体会和思考。”第二是要有法治精神,学习法律知识。我们的国家进入到现代化国家以后,我们要依法行政,全面依法治国,那么对于行政法也好,对于经济的、党内的法规也好,法律方面的知识要充分学习和了解。如果不懂法律,在这个现代化的政治体系当中是不合格的。第三是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能力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除此之外,李一飞还补充道,公正、廉洁等基本的道德品质肯定也是必要的。在他看来,政治能力的建设、法治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人能够在从政工作中从合格走到优秀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03
“希望大家能够为中国新时代的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能够在新时代里展现师大人的风度。”
谈到对师大生活的回忆时,李一飞说他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有一句话说,我们师大有900亩地,有900多位教授,所以在北师大是每一亩土地上就有一位教授。他感慨,在北三环内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一个地方,在师大这个小而精的学校,自己度过了一段很值得珍贵的青春岁月。对他而言,师大是非常值得怀念的一个地方。“我觉得一生当中,我的第二次‘出生’和师大是紧密相连的。”李一飞回忆着多年前自己在师大的求学经历,生发了很多感慨。“我认为我的人生的基础是在师大形成的,而且我一路走来也是深受师大的激励和关怀,所以我生命的基因当中,也有师大人的气质,比较温和,不那么激进,不那么高调,时刻保持思考的习惯。”在李一飞看来,自己的性格离不开师大形象的影响。在他的记忆中,师大人给他人的印象是一种温文尔雅、敏学好思的一个形象。“这种形象是我一生所感激的,我很感谢师大赋予了我生命当中的这种气质。”
最后,在北师大一百二十周年生日之际,李一飞也有很多自己的祝福和期望想送给北师大和北师大的学子们。他希望师大能够继续发扬善学善思的氛围,继续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另外,李一飞对现在的师大学子们也有很多期待,他希望学子们有志于学术,在学术上扎根扎实,多提问题,放开思想。追求一种学术,要能够坐冷板凳,能够做比较有原创性的学术。也希望学子们有助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能够关怀弱势群体,涉猎更多与教育相关的事业。
“希望大家能够面向世界,面向现实,面向未来,能够为中国新时代的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能够在新时代里展现师大人的风度。”
· 记者手记
采访要做好一百二十分的准备
记得在某节新闻采访的课堂上,老师着重强调了做好充足的准备是一切优秀新闻的基石。将竹子种子埋入土里,精心陪护,无论是阳光还是雨露都无微不至,但你很难在几个月内感受到它的动静,即使一两年过去了,你也许能看到的只有短短几厘米的尖头冒出地面。其实,它一直在默默耕耘,因为竹子的根茎在地下一直发育,扎得很深深,是在为了未来某一个时刻锋芒毕露而持续努力,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到了第五年的时候,竹子就会以每天几十厘米的长势疯狂生长蔓延,就是像是古人所言的厚积薄发。我想,这个道理同样可以运用到新闻采访上。
因此,在与好朋友组成访谈小队后,我们着手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首先是了解访谈对象的身份。我们通过学校提供的信息,初步认识校友的基本情况。然后我们利用搜索引擎,进行筛选,整理与校友相关的资料。随后我们进行词频分析,抓取关键词“选调生”。因为我们对选调生的背景情况都不甚了解,所以我们展开了一轮知识“恶补”。这些是我们本次访谈的初期准备工作。
来到了撰写采访提纲的阶段,我们多次沟通交流,不断进行修改增删。围绕着校园生活和职业发展两个主题,首先通过头脑风暴想出所有可以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关于“选调生”这个话题。随后,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将问题由远及近排列,并且依据因果关系、总分关系等事物的内部联系与逻辑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编码。经过精挑细选、辩证否定的历程,我们最终择优选出了十个问题构成本次采访的提纲。
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我们如约与优秀校友进行了访谈。《礼记·中庸》中曾提及,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是古人的智慧,亦是人类在千百年来的实践中反复证明的真理。新闻采访的准备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