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传风华» 校友汇» 校庆百廿 校友说丨储召生:从“教育”到“教育新闻”

校庆百廿 校友说丨储召生:从“教育”到“教育新闻”

发布日期:2022-05-29浏览次数:

  百廿师大,薪火相传。为庆祝我校120周年校庆,传承师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拓宽学生就业视野,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素养,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友会联合开展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友生涯访谈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1987级校友储召生尝试“跨界”,在新闻领域不断砥砺前行,深入本质,挖掘内涵,呈现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新闻报道。

  储召生,北京师范大学1987级化学系校友,1999年加入中国教育报刊社,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新闻报道和研究。采编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教育部新闻奖。现任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中国教育新闻网总编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常务理事。 

  “转行做新闻,我觉得主要就是爱好”

  储召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99年加入中国教育报刊社。“转行做新闻,我觉得主要就是爱好”,据储召生言,他在本科就读期间并没有想到自己之后会从事新闻行业。不过学生时期,他曾有过相关的学生工作经历——担任化学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一职,任系刊《后花园》主编,并且曾以通讯员的身份向学校广播台投稿……储召生表示,这些经历一定程度上为其之后的新闻行业从业生涯打下基础。

  当时,大学毕业还是包分配的状态,他毕业后即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成为一名化学老师,可以说与新闻行业关系甚微。任职五年多后他离开了师大附中去往燕莎集团工作,担任集团内刊的主编一职,这是其毕业后正式接触新闻行业,从中积累了一定的从业经验。

  1999年,经教育报招聘,储召生进入报社工作。因为之前相关的工作经验和基础,他被分配到一个专门做深度报道的部门,和事业单位新闻部中一般的记者不同,该部门不是由领导选题,分发给记者去做,而是需要自己挖掘选题来成稿,“你自己没有题目去写,没有人教你,等于你完全自己去找”,这份工作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挑战还是很大的。这时候,师大附中的从教经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年多的教学生涯使其对教育行业颇有感触,明白其中许多十分关切的问题,对中国教育发展现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对他做深度报道大有裨益。

  可以说,其报道文字的深度,离不开他在教育岗位长达五年的工作经历。直到现在储召生仍然感念那五年的教学对自己的深度报道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目前就任中国教育报副总编的他已经不在一线,平时主要负责报内管理协调的工作,但过往的教育生涯仍然深刻影响着他对新闻工作的理解。

  “行业媒体单位,更需要较为专业的背景”

  非科班出身的他,在其职业转型的成功经历中,除了个人能力突出的原因外,其提到时代背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三十年前,新闻行业的人才培养还不像如今这般系统、完善,专业人才数量有限。而且,科班出身的学生多流向了央视、新华社等综合性新闻机构。相对而言,行业媒体则人才缺口较大。据储召生言,某种意义上,这也给了像他一样非新闻专业出身的人另一个机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我们现在求职则需要关照当下的时代背景,储召生也提到“现在,对于我们这样一些体制内的行业媒体单位,更需要较为专业的背景”。这启示我们:与时俱进,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来调整对自我能力的要求是求职者应有的素质。

  “不要去追那个热闹”

  非科班出身的储召生也曾为自己相对薄弱的新闻专业素养而苦恼。在刚进报社的时候,他非常羡慕那些深度报道部门的记者,他说,几乎每天都能在报纸上看到那些记者的名字,“本报记者xxx”几个字是对一名新闻新人最大的认可。当时报社内深度报道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了“焦点访谈”节目,做问题探讨类的报道,记者需要自己寻找选题,以此为基础做深层的剖析,要求也比较高,然而这对刚刚接触深度报道的储召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文字稍微浅显一点,就不能达到见报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他逼着自己去看一些其他媒体发布的深度报道,不断对比学习。在不断地学习中,储召生体会到,在现在这个社会,文字不能太“浅”。

  什么是“浅”?现在的报道很多时候是表面性、热闹性的,“大家在炒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但是储召生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不要追那个热闹”,深度报道的记者,跑的不仅是那三分热度,更是核心。对他来说,文字能够呈现教育的核心,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深度报道。

  “不要太在意‘10万+’”

  新闻行业确实是一种能够“名利双收”的途径,除了能够以此养家糊口,当姓名不断出现在刊物上时,名气也会随之而来。名气,也是在这一行业收获成就感的途径。储召生犀利地指出,阅读十万加也好,百万加也好,高点击率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刚进入工作的年轻人,不能过于关注名气。从事新闻行业二十余年,他已经深刻体会到,一种报纸刊物,如果仅仅是为了出名,一味迎合读者大众,反而会剑走偏锋,影响报刊生命力。优质的刊物,有深度的文章,更应该折射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这远比高点击率重要得多。时代总是能够大浪淘沙,优秀的作品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浮现,一篇好的文章能够在三十年后重新阅读依然被评为佳作,这才达到了新闻的目的。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是一个大的方向”

  写一篇文章,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文字改变某一方面的社会问题,或是推动国家政策的变化,或是改变某些弱势群体的命运,这是新闻应该始终坚持的大方向。谈到18年的报道《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储召生提到了一个问题,一个贫困地区的教育面貌的改变仅仅是因为信息技术手段吗?不是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倾斜,比如清华北大对于贫困地区学生的招生专项计划,弱化了教育资源对贫困地区学生造成的不公,这才是教育新闻的真实内核。他扎根教育基层的经历和对教育界发展前景的洞察,使得他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在于那一方正的屏幕,更在于社会的关注,在于政策的倾斜和国家的支持,这才是中国教育的本质。

  “更多的是中国特色”

  现在的年轻人包括新一代的新闻人才,享受着更加丰富的新闻教育资源和专业的师资团队,在储召生求学的年代,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还未成熟,所有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实践重于新闻理论。随着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年轻一代的新闻人才更偏向学习偏国际化的新闻理论。但是曾参与报社招聘工作的储召生也发现一些问题,新闻人才所学习的知识理论一定程度上与行业实践脱轨,“不是那么接地气”。目前国内对新闻人才的培养可能更多与世界接轨,但是储召生认为,作为中国的新闻人才,同样要关注到“中国特色”,否则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就会出现心理落差。他希望年轻人可以更多关注国家政策和倡导的方向,在充分了解了我国目前新闻事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国际先进理念引领事业发展,才能更好把握我国新闻事业工作人员在朝着什么方向前进。

  “要搞好就业,就要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

  在采访的最后,被问及对师大引领应届生就业的建议上,基于对师大深沉的爱,储召生首先提到了校友的作用。师大育人四年,每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北师大学子都对母校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与想要回馈母校的一颗赤诚之心。在教育岗位执教5年后,投向了新闻事业的怀抱,储召生一直以来与师大宣传部和新闻传播学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断地关注着每一届的优秀人才。他认为,学校应该带头强化这样的带动作用,让在校的学生拥有更多的与社会接轨的渠道,到校友所在的企业去进行实习,将纸面上的知识落到实践中。不仅如此,他指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对整个行业形成更加真实的认识,弥足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初入大学的年轻人对未来的方向总有着很多的想法,他们自信却迷茫。作为对新闻事业了解颇深的新闻工作者,储召生为师弟师妹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自己的就业故事作为参考,为他们指引了前行的方向。他前后多次提及大家对于这个行业的认知偏差,这个行业和大家所想象的有着很大的区别。正是因为这样落差的存在,更加需要新闻学子摆正心态,对这个行业抱有正确的认识。他点出,我们的新闻行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校所学的很多西方的新闻理念与新闻理论,其实在实际中与这个行业的具体内涵不太适配。他倡导大家多关注国内的新闻作品,去思考国内的重心与特色。这样,在真正步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就不会拥有过大的心理落差。心系理想,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脚踏实地,关注社会细微之处。这是他对师大学子最真切的建议。

  在师大建校120周年之际,老校友储召生心系母校,情牵师大,结合自身经历为师弟师妹们解疑答惑,为母校就业服务发展建言献策。在教育新闻事业这条路上,虽然道阻且长,但储召生将不断砥砺前行,深入本质,挖掘内涵,呈现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新闻报道,关注我国教育发展,为我国教育新闻事业发光发热。

  记者手记

  虽然因为疫情的阻隔,我们未能当面采访储召生先生,但网络那头的他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新闻这个东西,我觉得可能就是爱好”。当我们提到我们自身正是学习新闻专业的同学,储召生先生显得十分开心,麦克风里不断传来他的笑声,立刻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在新闻行业深耕数十年的他,对于我们所谓“科班”出身的新闻专业的同学,带有一种关照后辈的亲切感。围绕着如何做好记者工作,我们又请储召生先生谈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应有的正确观念、职业必备的素养、正确的新闻观和新闻的社会价值等等问题。储召生先生对于我们可谓是倾囊相授,好似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出生面又丰富详实的专业课。

  在采访结束后,我们小组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在于从准备-采访-写稿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更获得了从现在或是过去时光留下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