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科研» 学术动态» 这8个出版学科话题,最受学者关注!

这8个出版学科话题,最受学者关注!

发布日期:2023-09-01浏览次数:

 

8月30日~31日,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暨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工作会议在天津市召开。会议以“共创一流新学科,同圆出版强国梦”为主题,1场主题会议、1场专题工作会议、1场主题学术论坛、7场专题学术论坛、3场行业沙龙和1场学生创意大赛,热议出版融合发展、产学研合作、中国特色出版学科建设、出版史研究、数字出版与文化传播、学术出版“走出去”、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出版范式等话题。会议现场为南开大学出版研究院、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3家新一批出版学院、出版研究院揭牌。

学者们最关心哪些出版学科话题?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特邀7位高校学者畅谈学科体系规划、学科专业共建、技术革新与人才培养。

Q

1. 如何理解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 

2. 自去年启动出版学科专业共建以来,您观察到哪些积极的变化?

3. 您对出版优秀人才培养有哪些思考和建议?

4. 如何培养更多出版学术名家大家?

5.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出版业带来的挑战? 

6. 出版学术研究应如何把握好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7. 出版学教材、课程、研究的现阶段发展情况如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8. 结合您主要负责的工作,请谈谈对出版学科专业未来发展的期待。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对出版人才培育提出新要求


牛文利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对出版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出版人才的培养,要根据教育部和中宣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和《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出版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出版教育和出版工作实际,推动出版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新时代出版人才培养新体系,全方位培养高质量出版人才。

一是注重内涵提升,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新机制。高校需要针对出版人才素质要求和出版工作需求,完善专业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深化与出版企业合作的出版人才培养机制。聚焦出版新业态和产业急需,打造专业新结构;聚焦提质增效,更新现有专业内涵,创造性地融合产出导向,优化培养方案,做精核心课程;聚焦技术发展,将行业最新要求、技术最新发展引入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加快一流课程建设。 

二是注重模式创新,拓展跨界培养新途径。出版教育要更新培养理念,促进跨学科融合,构建跨学科培养新模式,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出版人才。应以专业教育为主线,以跨学科教育为准线,建立可以有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着力提升出版人才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和新技术运用能力。

三是注重产教融合平台打造,开辟协同育人新格局。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创建平台,协同打造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的研究平台、出版企业的实践基地的功能,以出版科研项目为带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建立专业教学与实践项目互促机制,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开阔视野,丰富专业知识,提升出版技能。

出版学科专业的未来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出版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定位和学科布局,强化学科梯队建设,着力构建出版学科发展新体系,全方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端出版人才,为出版强国建设提供理论和人才支撑。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出版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万安伦   华侨大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出版研究院执行院长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中宣部直接指导和教育部大力支持下,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专家组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目标,以系统性思维整体推进出版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突出特色,弥补短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主动精神做好出版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

一是落实全国出版学科共建专家组例会等长效机制,及时迅速地解决出版学科共建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难题,打造学科共建机制新样板。二是以出版教材编纂为抓手,全力推进中国特色出版学系列教材编撰和出版工作,确保系列教材高质量完成并按时交付使用,同时推进出版学术研究,为出版学科建设夯实基础。三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出版学课程体系建设,推动出版学科课程建设的交流互动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化课程资源,进一步推进出版学科核心课程创新修订,推动出版学科一流课程共建共享。四是加强对出版专业中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引导和培训,助推出版学科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助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出版学专业师资队伍。五是为出版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发声。出版学科专业建设意义重大,社会认知有限。出版专家学者们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要秉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着力宣传,发挥思想引领和舆论阵地的作用,著文发声,扩大出版学科专业建设的影响,提升出版学科专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出版学教材、课程是出版学科建设整体规划下的基础性支撑。当下,出版学教材与课程应广泛吸纳新成果,中国特色出版学系列教材将陆续出版,教材体系建设将日趋完备。教材内容主题基本覆盖了出版全流程和专业主要课程,呈现出教材丰富性和标准化的协调统一特点。出版学科课程设置也逐步完善,初步形成政产学研用贯通、学科交叉融合的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就出版学科核心课程而言,出版学基础理论、编辑出版史等传统出版课程都有设置,多数学校与时俱进开设数字出版课程,如出版新业态、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技术、网络编辑实务、数字音视频编辑等,极具前沿实践性。

谈及出版学术名家大家的培养,首先,应卓选出版学术人才,为出版学术名家大家培养奠定人才基础。以科学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以相对开放的方式遴选一批出版学术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其次,自我完善学科知识结构,以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发展方向完成自我提升,是培养出版学术人才成长、回应时代课题的必由之路。最后,完善出版学术名家大家培养机制,推出学术名家人才培养计划。在高端出版学术人才培养方面出模式、出经验、出典型,以期展示我们的出版学术名家队伍培养的新气象和新风貌。


让出版学术研究立足实践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满足人民之需


高晓虹   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部学部长、出版学院院长

专业教育的初心使命是教育报国。出版人才的培养不只是“术”的教育,而是要将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出版专业教育要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紧贴出版行业创新发展需求,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面向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出版教育的升级转型与业界合作,产出一批服务主题教育的特色数字出版物。学院所研发的《红色文物青年说》《百年先锋》2部融合出版物分别入选2022年度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2022年度教育部主管出版单位主题出版选题。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我们进一步明确服务国家战略、立足时代发展、推动实践赋能理论创新的育人路径。只有坚持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培养面向时代需要、引领行业发展的出版优秀人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版教育要坚持理论指导与实践创新辩证统一,做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大力推进媒体融合,积极探索数字出版新形态,通过多种类型数字交互出版物、融合视听出版物的研创检验理论成果,形成创新认知,通过理论梳理推进专业知识体系与时俱进。

总的来说,我们根据媒介生态变化,顺应时代要求,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让出版学术研究立足实践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满足人民之需。

当前,出版学科专业正经历从传统出版人才培养向数字化、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的跨越,向着建设文化强国、出版强国的奋斗目标大步向前迈进。国家、社会对高水平出版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这对出版学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在中宣部出版局的关心和指导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与中国教育传媒出版集团开启了携手共建、共同发展的新征程,对我们来说,共建体现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信任,也督促我们自觉承担新的历史使命。未来我们将以共建工作为新的坐标点,打造出版专业教学科研新高地,提供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方略,为我国出版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政产学研合力推动出版学科专业建设长足发展


周蔚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原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文字和出版对中国文化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特色出版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研究出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式。目前,中国特色出版学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亟须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用实践前沿启发对理论难题的辨析。将西方出版学理论体系照搬到中国容易水土不服,且无法解决中国现实问题,需要在不脱离人类文明发展、文明互鉴的前提下,建成出版学的中国术语、中国话语。

最初出版学更加强调编辑审核和加工,此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学对经营管理的要求更高;互联网兴起后,技术对出版业的影响作用更是日益凸显。出版教学过程中对高质量内容的坚持、对工匠精神的延续十分必要,与此同时,从单一的文字加工升级为完整的出版项目策划,从系统化知识的介绍转化为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人才培养形式的更新有助于高校学生增进对读者群体的分析、对媒介融合技术的理解,这是如今出版人才建设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以往部分在高校的研究脱离了产业实践,许多行业从业者的论文也仅是经验总结,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和对科研的指导意义。去年以来,出版学科专业产学共建的举措大力推动了出版产业和科研教学的结合。未来,期待“政产学研”各界力量进一步达成共识、合力推动出版学科专业在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向上的长足发展。


出版学科生态改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赋能实践


方卿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中国特色出版学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华优秀岀版传统和中国当代出版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特色出版学,必须是中国人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是立足中国实际、回答或解决中国问题的知识体系,是体现中国智慧和中国立场的知识体系。

去年启动出版学科专业共建以来,有以下突出变化。一是出版学科生态得到优化和改善,各方面对出版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升;二是有影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出版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对出版实践的赋能和支撑作用逐步显现;三是高校出版学科建设更有生机和活力,出版学科专业呈现积极健康的成长态势。


出版人才培养宽口径,出版实践应用小切口


周敏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数字出版研究院院长

人工智能、ChatGPT等新兴技术将深刻影响出版业的未来。从纸质出版到电子出版,再到虚拟出版、数字文化,出版信息技术和媒介形态息息相关。出版人、出版学术界的智库和研究院都需要对科技保持敏感,主动探索“出版+”的各种应用场景,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未来,出版人才培养要宽口径,出版实践应用需小切口。宽口径是指出版最终是为读者服务,有必要在出版学科知识的范围之上,拓展了解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版权交易和买卖、商标和知识产权、心理学、数字技术等知识。小切口是指出版既服务于文化强国、教育强国这些大概念,也落脚到数字文化“走出去”等具体的项目上。截至目前,已经有多所高校和出版单位达成了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合作,期待有更多新闻院校、出版类院校邀请业界导师,或通过双导师制度引入业界力量,培养更多了解中国、面向国际、扎根出版、做好传播的出版人才。


打破学科壁垒,推进文理交叉的新形态出版研究


胡易容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出版学院副院长

中国特色出版学应当包括几个基本要素:一是总体理论基础,中国特色出版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形成的关于出版业规律的理论和学科。二是服务宗旨,中国特色出版学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总体背景,以服务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的理论和学科。三是研究问题,中国特色出版学是以中国问题为对象和范例开展研究,以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出版发展问题为旨归,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理论和学科。

自去年出版学科专业共建以来,我感受到三个明显变化。一是学界和业界之间的交流更多、更丰富了,这对出版学的理论与实践融合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二是不同学科的参与度更高了,除了文学、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文献学、管理类学科等传统意义上与出版学相近的学科,出版学与历史学、计算机科学、法学、哲学等更多学科之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更多学术力量投入了出版问题研究。三是出版研究在深度、厚度和方法多样性方面更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出版理论的结合更深入了;出版史论、出版编辑、经营管理等研究更扎实、更成熟了;大数据、认知科学、人类学、符号学、叙述学等新方法正从不同维度开拓出版学新领域。出版学科研究更具开拓性和探索性。

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出版业带来的影响,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是我国出版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强大外部驱动力。我认为,可以媒介、符号和人构成的出版系统来分析数字出版迭代的规律和代际差异。其中,数字出版1.0主要改变了媒介形态,数字出版2.0主要改变的是符号形态,数字出版3.0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人工智能对“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机器”的关系重构。诚然人工智能带给版权、生产环节、产业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挑战是巨大的,但我们必须主动应对,而且要从人工智能对出版业底层逻辑的改变入手。

目前,四川大学出版学科正在以学院、智库、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模式,将出版基础理论、出版应用研究和出版前沿方法探索形成合力,打破学科壁垒,推进文理交叉的新形态出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学院期待与全国同仁共同探索出版学科专业未来,为文化强国奋力前行。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