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国明|元宇宙的一种世界观:我们对未来媒介与社会的基本观点
发布日期:2023-04-14浏览次数:
【摘要】元宇宙是互联网发展全要素的集合体,将一系列断裂、分隔的要素整合成一套有序运行的规则范式和组织体系,为未来媒体提供聚合性承载空间,也为社会发展构建了新的传播向度。本文探讨了元宇宙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角色扮演;分析了元宇宙视角下算法功能演化的社会效应;研判了元宇宙背景下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传播的新特点、新格局;最后,简要梳理了元宇宙对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
【关键词】元宇宙 未来媒介 社会的媒介化 传播格局与策略
一、元宇宙及核心属性
“元宇宙”是互联网、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区块链、产业互联网、云计算及数字孪生等互联网全要素的未来融合形态,被称为“共享虚拟现实互联网”,即“全真互联网”。具体地说,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与现实高度互通且由闭环经济体构造的开源平台。
元宇宙的四大核心属性是:
1.与现实世界的同步性与高拟真度
元宇宙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保持高度同步和互通,交互效果逼近真实。具有同步性和高拟真度的虚拟世界是元宇宙构成的基础条件,它意味着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一切事件将同步于虚拟世界,同时用户在虚拟的元宇宙中进行交互时能得到近乎真实的反馈信息。
2.开源开放与创新创造
开源开放是指技术开源和平台开源,元宇宙通过制定“标准”和“协议”将代码进行不同程度的封装和模块化,不同需求的用户都可以在元宇宙进行自主创新和创造,构建原创的虚拟世界,不断拓展元宇宙边界。
3.永续发展
元宇宙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不会“暂停”或“结束”,而是以开源开放的方式运行并无限期地持续发展。
4.拥有闭环运行的经济系统
在元宇宙中,用户的生产和工作活动的价值将以平台统一的货币形式被确认和确权,用户可以使用这一货币在元宇宙平台内进行消费,也可以通过一定比例“兑换”成现实生活中的法定货币。毫无疑问,经济系统的闭环运行是驱动和保障元宇宙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引擎。元宇宙是互联网发展全要素的集合体,将一系列断裂、分隔的要素整合成一套有序运行的规则范式和组织体系,为未来媒体提供聚合性承载空间,也为社会发展构建了新的传播向度。从本质上看,元宇宙的集成概念包含两大要素,即未来技术与社会体验,前者作为底层技术为元宇宙奠定了基础性支撑,在可延展、可融合、可触达三元架构下,形成新的认识发生论和以交互导向为主的场景入口;后者则从结构性搭建的视角重塑生态平台上的各组成要素,其中数字化基建创造出高稀缺性空间价值,让产业互联网逐步过渡到体验互联网,且为进入元宇宙中的用户形塑出沉浸化、多模态的用户体验与自适应化的操作流程,媒介技术对个体的赋权还使海量的能量裂变式释放,开放式的底层设定奠定多主体共创共治共享的运行规则。
二、元宇宙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角色扮演
元宇宙是技术的结合体,是一种媒介形式,更是人表现其社会化存在的一个“中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元宇宙将会迎来更高层次的发展,但无论是何种技术与创新,“以人为本”都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思维。元宇宙应努力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者、协同者和保障者。
1.实践者:扩大人的实践半径,提高人类生活的自由度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实际上是“以人为本”媒介发展思想的深刻体现,人们需要媒介提供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场景、更多的资源来满足自身需要、展现自身价值,这一定程度上需要传播技术的实现。如今的VR/AR提供了人们观察世界、学习世界的新方式,为人类提供了天然的虚实转换接口;5G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全时性的万物互联,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区块链技术为人类奠定了分布式社会中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这是媒介为人类生活空间一次次向外拓展的实践。元宇宙是未来人类文明的世界,高自由度不意味着行为的不受规制,高开放度也并非边界的无限扩大,如何拓展出一个虚实结合的良性健康互动空间,元宇宙任重道远。
2.协同者:打破社会的圈层壁垒,寻找社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媒介发展过程中,由于互联网的赋权赋能,社会圈层开始逐渐显现。同时由于圈层内内容输出的一致性和精准匹配的技术加持,圈层壁垒逐渐加厚。要实现社会的“再组织化”,实现社会群体的同频共振,元宇宙要起到社会引领、社会整合、社会协同的重要作用。未来,元宇宙要扮演圈层沟通者、协同者的角色,促进圈层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信息的健康流动,瓦解圈层之间的壁垒,寻找社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实现社会的协同进步、健康发展。
3.保障者:服务于人,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提供保障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人们认识世界、把握现实的复杂程度、困难度不断加深,而新媒介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抽丝剥茧,服务于人的社会认知。当人们将物理世界的全部内容融合进入元宇宙的虚拟空间,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和组织治理模式将会被重新整合。此时媒介技术如何服务于人显得尤为重要,元宇宙要为普罗大众提供人性化与专业化并存的传播手段。要开拓新的传播疆域,提供新的传播手段和连接方式,构建服务于人的传播规则;要用人类文明传承的传播逻辑,促进社会发展,使元宇宙成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保障者。
三、元宇宙视角下算法功能演化的社会效应
技术的快速迭代建构并勾勒了瞬息万变的智能传播图景,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与算法的不断渗透,人类从认知时代迈进体验时代,并在构想与摸索中走向元宇宙。在当前的体验时代,人的情感、情绪等非理性因素成为算法优化与信息传播中需要考量的关键因素,从个体捕获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化数据成为算法运行和进化的资源,个体的能动性和控制权也从“被动”转为无意识的“主动”。
1.认知时代:作为“中介与代理”的算法
在认知时代,算法的角色体现为“中介与代理”,人们对算法的利用和理解主要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算法通过不同的数据维度和算法模型分类、筛选、过滤和匹配信息、构建拟态环境,从而重塑人的认知,影响人的判断与决策。算法代理了传统内容生产者的把关权以及用户注意力的选择权,成为新的把关人。
2.体验时代:作为“延伸与交互”的算法
从认知层面的“中介代理”到体验时代的“延伸与交互”,算法印证了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论断,它不仅仅是一种认知的中介,更多是人与内容、人与平台、人与物以及人与人关系的连接纽带。算法围绕体验效果与情感需求,多维度搜集和分析个体的多样化数据,建立并不断优化各类算法模型。个体自身的数据化存在通过与算法的交互,提升内容与人匹配的体验感,延伸个体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通过提供个人情感归属场域构建以趣缘为主要特征的隐性连接,加速地缘、业缘群体的形成,扩大社会网络的半径。例如,基于用户协同过滤和标签化算法的微信视频号,借助微信的强关系网络和用户的兴趣偏好拓展用户接触信息的范围,小红书中“我的频道”自定义的推荐标签组合能帮助用户了解更多感兴趣的内容和博主。
3.元宇宙:作为“内嵌与形塑”的算法
元宇宙中的算法将从“中介与代理”和“延伸与交互”升级转型为“内嵌与形塑”,它不再是粗放式地拓宽连接范围,延长在线时长,而是贯通环境建构、系统支持和功能填充等多个层次。内嵌于元宇宙的社交网络、经济系统与数字文明中,以人为本的算法规则将实现对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形塑和再组织,推动社会进步与社会机制的更新,促进共建、共享、共治。
4.元宇宙视域下媒介与社会的未来发展
(1)当互联网发展的“上半场”完成了随时随地与任何人的连接之后,互联网“下半场”要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人们要在随时随地进行任何信息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在任何场景下“做事”的突破。“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在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更加需要的是:以人为中心、以场景为单位的更及时、更精准的连接体验。(2)我们即将走出“唾手可得的信息时代”而进入到基于“场景”的服务时代。以场景服务和场景分享为人的社会连接的基本范式,可以实现人的具身以“在场”的方式参与到“任意”的现实实践中。这是媒介作为“人的关系连接”在现实世界的最高形式。
(3)借由不断迭代的互联网技术与形态的连通性,未来媒介将不再是(或主要不是)一系列固定的“实体”,新的媒介形态是由算法编织并赋予权重的一种“网络”,是一个复杂系统。人要在算法的世界中认识自己和数字世界的区别和联结,把握自己在现实环境中的主体价值,将人的价值与伦理赋予到算法和未来媒介的再造之中,实现人与技术的共生发展——这便是未来传播和虚拟媒介(元宇宙)的约略图景。
四、元宇宙背景下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
元宇宙背景下,未来媒体的存在形态可能不再是一种可触摸、固定化的实体,而是由算法、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所编制并赋予权重的复杂系统,代表着人与技术共存的双栖社会生态。从本质上看,元宇宙的集成概念包含两大要素,即未来技术与社会体验,前者作为底层技术为元宇宙奠定了基础性支撑,在可延展、可融合、可触达三元架构下,形成新的认识发生论和以交互导向为主的场景入口;后者则从结构性搭建的视角重塑生态平台上的各组成要素。
1.基础层支撑:未来媒介形成的底层性架构
(1)可延展:个体与社会环境的深度连接
媒介技术的价值体现为对人类行为与外部世界的连接作用,正如哲学家伊德在海德格尔存在现象学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发展性论断,“没有技术的生活就像一种想象性的投影”。元宇宙架构在一系列技术之上,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基础支撑,保障了多主体间的无障碍交流,且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与智慧化程度。元宇宙还将用户的身体认知延伸到了外部环境,在空间维度上延展了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场域,通过自身与环境信息的交换,完善个体的认知体系,环境在元宇宙世界中已成为人类行为活动的一部分,这个过程重申了元宇宙的整体环境与个体认知间的耦合关系。
(2)可融合:从离身化到具身化的认知转变
麦克卢汉立足于传统媒介时代,提出过“媒介是人的延伸”,当时互联网概念还未普及,媒介处于一种离身化趋势,媒介虽是人体的延伸,却不是人体的本身。而元宇宙对互联网全要素的统合与集结,其将一系列高新技术连点成线,一方面通过终端设备使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保持高度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技术通过高度沉浸化的交互方式,拓展了个体认识自我的路径与手段。VR/AR/MR等沉浸媒介使元宇宙中的用户实现了完全虚拟化的互动,而脑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则深化了用户的感知交互体验,实现了体感与环境的融合统一,推动传播实践向具身化认知转化。
(3)可触达:从空间导向到交互导向
传统对场景的理解指在特定情境之下的服务适配,这种服务的本质是以空间为导向的关联。在元宇宙的集成模式下,场景不仅包括空间指向的落地应用(如VR教室、虚拟游戏厅等),还涉及人与非人行动者间的行为模式与互动途径,其中以数字人、虚拟偶像等数字实体为主导的场景交互,可能成为下一个流量入口。诸如清华大学的华智冰、虚拟主播洛天依之类的虚拟人,不仅拥有人的外貌与行为,某种程度上还拥有人格与思想。此外,以个性化服务需求为导向的交互场景也可能突破以往同质化、单一化的困境。互联网作为连接一切、赋能赋权的传播平台,其以人为本赋权理念的突出表现,即在多圈层的流动性社会中突出人的个性化、分众化需求,这需要以全新的传播手段来创造。
2.结构层搭建:生态化媒介社会中的全新改变
(1)数字基建:从产业互联网到体验互联网
Web3.0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入产业准备阶段,同时消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已触及天花板。而企业红利则初现端倪,产业互联网的形态逐渐形成,元宇宙概念应运而生,此时产业红利将惠及普通大众,人们才真正感受到VR/AR/MR、5G等技术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改变及去中心式平权化社会的到来,使用户赋权的概念不再停留在信息传播上,而是能参与整个系统的编辑与创建。此时的互联网重新下沉,强调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即体现在从产业互联网到体验互联网时代的过渡,也就是元宇宙在基建完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一个新时代。
(2)行动者:自适应式多模态感知
元宇宙所提供的全新的信息环境,不仅能够提供泛在化的服务方式,还能够适配情景化的资源,处于这种环境下的个体能实现自适应生存。在元宇宙未来成熟的产业模式下,媒介互动将以沉浸感、互动性、构想性为第一要义,其本质上是对虚拟空间的一种实景体验,不断弱化人与场景间的界限。在此模式下,系统将主动感知到用户行为,并在恰当的时间点提供相应的情境服务,实现动态跟踪,分析并预测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效果。未来,人的嗅觉、触觉等其他通道的感官也将进一步延伸拓展,实现多通道、多模态的全方位感知,使人得以形成对环境信息的多感官接受以及反应机制,从而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3)平台系统:奠定多主体共创共治共享的运行规则
在元宇宙中,数字技术直接赋权个体,也因此带来全新的社会组织方式——去中心化。媒介技术对个体的赋权能让海量的能量呈现裂变式释放,共同致力于元宇宙平台生态的建设,元宇宙的底层运作逻辑正是通过点对点的连接来强化分布式力量,人们拥有了更多选择和自由度,对以往组织化、科层化的集中式结构形成挑战。
3.媒体产业发展的未来红利点
(1)新型内容范式的建立
过去的互联网发展是狂飙突进、跑马圈地的过程,现在进入一个内涵化扩张时期。内容营销成了最为重要的一种营销,这种内容并不是简单的在过去逻辑基础之上的质量提升,而是在新条件之下新的逻辑、新的标杆、新的规则、新的体系。内容的回归也是未来一两年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天的好内容,到底应该有哪些形式的表达、技术的表达、市场的表达和内核的坚守,以形成一种新的内容范式,这是很重要的。
(2)下沉市场的开发
在市场发展与新技术的应用扩散中,存在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的“圈层结构理论”,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技术普及都是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圈层状的有规律变化的——即受“距离衰减律”法则制约。而当技术与市场在中心市场(人群)达到某种“临界点”时,由“中心”向“边缘”扩散便会成为一种市场潮流。近几年小镇青年、适老化、为农服务成了热词。尤其在为农服务方面,孕育着巨大的机会。这里面既包括内容服务,也有各种资源的对接等,借助互联网的微连接、微价值、微资源得以聚合,这其中有巨大的规模和巨大的市场机会。
(3)社会的媒介化进程
所谓媒介化指的是由于媒介影响的增长,社会方方面面和各行各业发生了按照传播逻辑重组的全新变化。媒介化过程就是用媒体的逻辑、机制、传播模式,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刻改造的一个过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参与,社会整体的“媒介化”进程成为当下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中最重要的主流趋势与潮流。媒介与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度。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普通民众,从沟通交流到意见表达、日常生活、经济发展,无不依赖于媒介。媒介的社会角色不再仅仅是过去的媒介内容生产者和信息内容的传递工具,开始成为社会政治要素、经济要素、文化要素的激活者、连接者和整合者,成为社会架构和运行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推动者。
五、元宇宙环境下国际传播格局的新变化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在其代表作《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提出,一个新媒介的出现会创造新的媒介情境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场景,新的社会场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角色扮演与交往方式,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变革。将元宇宙作为一种新型媒介放到“媒介-情境-行为”的变革框架来看,元宇宙的诞生深刻影响着国际传播的社会情境、交往行为与传播模式。
1.情景与环境的变化
(1)“无界传播”的沟通情境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首次把物理学中的“内爆”概念引入媒介领域,认为电子媒介带来界限的模糊,鲍德里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认为媒介与现实的区分被消除了。元宇宙的出现将这种技术与意义的“内爆”叠加并再次引燃,不仅消除媒介形态的区隔,还逐步模糊传播生态所有的界限,弥合虚拟与现实的对立。对于国际传播而言,元宇宙在虚拟与现实的“内爆”中,成为社会唯一的媒介类别,使其自身逐步走向生命化,成为人与社会的延伸,达到与社会、与人一体,形成无界传播的国际沟通情境,在消解对外传播意义的同时,也使对外传播无处不在。
(2)“共在空间”的实现
元宇宙讨论的核心内容在于“宇”与“宙”的虚拟无限性,问题聚焦于解决时空相关的矛盾。人们在元宇宙内建立数字分身,在数字生活里拓展时间与空间的意义,极致压缩空间与时间粒子,拓展时空共见的可能性。元宇宙重构了实体地理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的物理区隔,使拟像化的全息场景建构起虚拟的“共在空间”,让遍布于世界各地的人同域共触,形成对外传播过程中的日常“信任场景”,形成“完全在场”的国际传播新环境。
2.要素与模式的变化
(1)个人主体传播的角色调试
元宇宙将每个人都纳入传播的节点中去,国际传播的主体角色不再仅仅是过去媒介内容的生产者与把关人,主体工具也不在信息内容输送与呈现的媒介平台,“人”再次成为故事的焦点,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传播力量被激活。这带来了国际传播格局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变,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传播摆脱了传统职业群体的束缚,大量非精英主体参与到全球传播的叙事中,传播主体下沉,公众的交往行为也开始作为重要的传播内容存在,草根式对外传播的模式达成,传播话语得到释放与再分配。
(2)从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到大众人际传播
元宇宙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要素,数字拟态让很多个性化、隐私化的内容变成数据意义上完全公开的活动。当传播者意识到自己的谈话或行为表现可以被他人所观察时,这种交流行为本身可能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形成大众人际传播形态。这种形态使得传播过程中出现旁观者效应,这些旁观者虽然被排除在当时当地发生的活动外,但借由元宇宙带来的时空压缩工具,使“人类行为的结果延伸到那些不直接参与其中的人”变成虚拟语境下的真实在场。对于国际传播而言,伴随元宇宙而来的大众人际传播与“受影响的旁观者”给对外传播的叙事方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3)去中心化的结构样态
元宇宙极大扩展着时空延伸的范围,将地方性和全球性因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联系起来,帮助个体、群体、机构和国家跨越地域化情境建构更为去中心化的社会关系,突破二元结构思维和文化等级观,强调多元主体共生共荣。元宇宙下的各类社会权力主体都处于全球性的相互依赖中,地理意义上的边界逐渐淡化,私域和公域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带来了权力关系变迁的去中心化传播场域与传播模式,形成了全新的社会信息权力结构样态。
3.辐射与影响的变化
(1)“跨域共同体”
元宇宙技术的加持下,人们在沉浸式的媒介体验中自主构建自我的虚拟角色,这种角色特征跨越性别、容貌、语种、种族和肤色,超越文化偏见,很大意义上磨平了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区隔,有助于全球社会道德下平权的达成。这使得在文化传播中,消除建立在刻板印象上的国际形象,降低文化折扣,让人们在沉浸虚拟中共建超越语言和文化差异的话语共同体。元宇宙塑造下的虚拟场域汇集了来自多元文化环境中的行动者,他们在虚拟场域中的文化实践带来了文化符号的流动和意义的传递,为跨越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生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
(2)“自治联合国”
随着元宇宙技术成熟,带来的是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当虚拟与现实交织到一定程度,全球治理体系在技术的搅动中,赋予权威祛魅,国家在数字层面与实体层面的涵义区隔消失,逐步形成“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概念。同时,由于时空区隔的分离,社会政治内涵开始由地缘政治向技术政治转变,话语权重新分配,改变原有政府单一主体模式与样态,国家形态存在被解构成虚拟联结下的“自治联合国”的可能。
4.元宇宙环境下做好对外传播的操作关键
从现下的想象里,元宇宙以无界传播为终点将社会推延至远方。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家、社会正以一种自下而上、去中心化、泛传播的虚拟世界模式连接起来。基于此类想象的共同体,如何做好准备拥抱未来,如何在对外传播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1)理解媒介,认知未来
达成对人类想象中元宇宙的理解与认知,是人类迈向未来最关键的一步,理清是什么、想要什么,才能在编辑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主导权。对于对外传播而言,传播主体首先要做到深刻理解未来媒介的发展趋向、形式特征、内容意义,适应技术动因下旧社会情境的坍塌与新社会情境的建立。推动虚拟场域下的媒介传播效果跨越物理世界和虚构世界,达成传统地域语境下的种族与种族、国别与国别间的美好连接,以更优雅从容的姿态迎接元宇宙社会的到来。
(2)以技术为基点,构建话语体系的先决原则
回顾人类历史上国际传播每一次的深刻变革,都有着技术动因的影子。技术代表着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具备改变全球传播逻辑的重要意义,元宇宙作为以技术为主要命脉的信息系统,在变革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同时,也在颠覆原有权力的平衡,推动着技术权力的战略竞争超越传统意义的地缘政治体系,带来技术政治的时代。在技术实力逐渐赋权的当下,对外传播需要在根本上借助技术实力搭建新的话语体系,以科技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为理论先导,架构更适宜中国语境的社会规范和价值编码,塑造国际治理新格局。
(3)培育多元化的对外传播主体,打通点对点传播
虚拟空间带来的参与式叙事推动着国家叙述的一元面向开始向异质多元转变,数字革命赋权多元个体,公民外交时代在虚拟空间的助推下加速到来。“千人一面的公式化传播时代已经过去,人人皆是形象与风景”。在新的媒介情景下对外传播中要着重培育多元传播主体,发挥个人精准传播与草根传播优势,由点及面,使多主体传播的鲜活力量充分涌动,创造多样生动的传播场景,让全民性与多元化成为未来多主体参与塑造个性化、生动化、真实化国家形象的关键词。
(4)中国故事有机融入虚拟现实,搭建临场感叙事场景
元宇宙弥合时空距离的沟壑,带来的是身临其境的、沉浸式的、诉诸人类共通感官的媒介体系,为跨文化传播带来共同在场的全新融通道路。
中国话语在对外传播中可借元宇宙发展之势而为,以沉浸式内涵融入和逼真的社会场景展示的中国故事,自然而然地内化中国文化背景,以生动的媒介互动形态,达成传受双方的共同叙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球文化价值与社会意识的共建。
六、元宇宙对新闻传播学科的革命性影响
正如波斯特所言,新技术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其不确定性,或者说“没有获得足够的确定性”,充斥着旧秩序与新形态的混合、进步表象与人文基础的张力、狂飙突进的“元宇宙症候”与传播学“怀乡病”的杂糅与进化的碰撞。技术的进步相应地带来了学科研究议题的变化,也因此对研究范式提出了新要求。
1.影响因素层面
元宇宙时代传播学研究范式转型需要考虑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从外生变量来看,元宇宙时代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算法为媒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不可忽视的现象,研究对象的拓展推动新闻传播学研究范式边缘的突破;从内生变量来看,跨学科交融成为新闻传播不可阻挡的趋势,前沿的技术、方法和工具成为推动传播学研究范式转型的助力器。而传播学研究范式最终落脚点,依然是对于人、人与技术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洞察。
2.路线层面
在元宇宙时代媒介变革已有实践的基础上,需要整体把握研究范式转型的关键支撑点,以及与新媒介、新传播、新场景、新范式相匹配的学术研究手段。针对传播学现有研究对因果关系和预测的需求,以元宇宙时代的媒介变革与社会变迁为基础,进而探究传统的控制实验、小样本问卷调研和内容分析等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时代转型,最终提出以认知神经传播学、大数据计算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研究范式转型的对象和方法的创新。
3.实践层面
探索新闻传播学研究范式实现存量变革与增量创新的进路,探寻传统范式到新范式的转型,以及两者之间的结合。新闻传播学科的新工具、新方法,在因果关系、预测等研究方面具有强有效的优势。虽然新旧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但是方法与方法之间可以找到最大公约数,从而真正做到范式转型,服务于学术共同体、媒介趋势变迁与社会实践。
4.核心路径和突破点
新闻传播学科关键性的核心路径以及具有带动性的突破点,一方面在于人的研究,以人为本,探索人的多重化身表征、多模态延伸在虚实空间的传播行为与结构性特征,即从社会动力学的视角,研究瞬时传播与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结合,从小样本实验数据的循证研究,真正找到关键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另一方面在于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研究,即从元宇宙、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视角,以大样本计算网络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在现有的传播学研究手段之外,将数字痕迹的挖掘、情感的计算、行为的预测与传播效果的测量放置于社会网络连接的群体之中,从而探索虚实空间中人的瞬时效果的情感认知加工,以及身体在场的自主神经活动研究范式,提升未来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对话”(dialogue)与“韧性” (resilience),带动新闻传播学科理解“媒介—人—虚实空间”及其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群的建设。
作者:
喻国明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