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科研» 学术动态» 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大讲堂第24期: 基于技术的互联网信息可信度认证体系建设和思考

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大讲堂第24期: 基于技术的互联网信息可信度认证体系建设和思考

发布日期:2022-09-27浏览次数:

  9月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微软、封面新闻主办,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实验室、北师大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承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大讲堂”第二十四讲在新二教室开讲。本次讲堂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数字内容合成与伪造检测实验室主任曹娟,为我们分析“基于技术的互联网信息可信度认证体系建设和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淼老师主持讲座。

  曹娟老师一开始便指出互联网的可信度在当下仍待考证。在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会面对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中掺杂着大量的虚假信息。这些虚假的信息一经流通形成谣言又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人们在这种情型中逐渐变得焦虑化。当下,对于为什么人们会对信息产生焦虑化,曹老师分析得出两点原因。其一,互联网发展的当下,大量谣言出现,人们已经很难在如此庞大的具有各自意图的信息中辨识真假。其二,技术的发展颠覆了有图有真相的传统认知。虽然人们常说有图有真相,但是现代的P图技术已经发展道了AI和人眼都无法区分。人们甚至已经无法根据图像甚至视频来判定事件是否真的出现。

  接着曹老师提到虚假伪造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并给出了结论与对未来的预测。在老师展示的虚假伪造检测技术发展趋势的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2013年、2016年、2017年、2019-2021年、 22年都是重要的节点。13年虚假伪造技术引起工业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政治界也开始关注伪造技术,2017年由于技术的突破伪造与检测技术在此后也都有一定的增长,而2019-2021年各国将检测进入国家战略,随着各国的重视,伪造与检测技术会造成一定时期较为稳定的长期对抗。

  随后曹老师的检测模型使用了大量的算法和运算对网上的各种数据进行了分析,最终形成了科学的检测体系与方法论,针对各种全新出现的新型伪造技术也都拥有了各自的解决办法,包括文本虚假新闻检测、图像ps检测和伪造视频检测。将学术研究与实际践行做到各个行业里,扎根基层又有理论指导,使伪造检测技术更加成熟可靠。

  

  曹老师的演讲结束后,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们也积极踊跃提问。在最后,老师提出:“要用技术让世界更可信”。这句话是曹老师及数字内容合成与伪造检测实验室的全体人员正在身体力行的事,信息也因为他们的努力变的更有可信度。曹老师条理清晰、层层深入的讲解,向我们展示了虚假伪造检测模型的逻辑与必要性,使我们对如何甄别虚假伪造信息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