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科研» 学术动态» 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第35期报告:《2020年-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

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第35期报告:《2020年-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

发布日期:2021-09-26浏览次数:

  2021年9月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主办的“第35期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举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王儒西、博士生向安玲和沈阳教授宣讲。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洪忠主持,并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喻国明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曾安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倩讲师为互动专家。

  发布会一开始,作为主持人的张洪忠教授就对到场学者嘉宾进行了介绍,同时也对本次发布会的主题——元宇宙作了介绍。他认为元宇宙概念虽然比较新,在中国仅于2016年3月起源,但它目前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的一个热门概念,对于元宇宙的理解还需要更多研究者持续关注和探讨。他作为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平台的发起者之一,热烈欢迎元宇宙发布团队选择在本平台进行发布和推广。

  

  发布人王儒西博士后对元宇宙的发展现状作了详细的报告。报告分为《理念篇》《产业篇》《风险篇》。王儒西通过对其的概念梳理、理论构建、行业分析,全面解读了这一互联网行业新风口的深刻内涵,并在最后研判其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  

  首先,《理论篇》围绕元宇宙的概念展开。王儒西博士指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他指出元宇宙的核心内涵包括虚实融合、以用户生产为主体、具身互动、统一身份、经济系统五个部分。  

  其次,《产业篇》讨论了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分析了元宇宙的行业生态以及中、美、日、韩四国的元宇宙行业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元宇宙指数体系。王儒西博士后认为美国是元宇宙理念的开拓者,正处于投资风口,且拥有最前沿的技术、全球市场和健全的产业体系;中国在技术发展程度、产业健全程度上仅次于美国,资本相当活跃,且拥有国内的广阔市场;韩国、日本缺乏元宇宙赛道上的巨头企业,但各自具有特定优势。  

  最后,《风险篇》从生产力、稳健性、组织结构、服务功能、适应性、公平性六大维度对元宇宙产业生态健康度进行了多维评估。他指出目前元宇宙处于“亚健康”状态,进一步从舆论、技术、资本、伦理和法律规范等层面对元宇宙产业发展十大风险点进行了讨论。

  

  向安玲博士从元宇宙发展的风险点角度进行分享。她首先为大家展示产业生态系统健康度、风险度的评估报告,从而得出当前元宇宙产业处于亚健康状态。然后她依次向大家介绍了元宇宙发展的十大风险点,分别是舆论泡沫风险、资本操纵风险、经济风险、垄断张力、产业内卷、算力压力、伦理制约、沉迷风险、隐私风险和知识产权风险。其中舆论泡沫风险尤为值得关注,它指的是在资本吹捧下,非理性的舆论泡沫呼应着非理性的股市震荡,因而主流媒体呼吁投资者应理性投资,产业和市场都亟需回归理性。最后她还提出:“元宇宙的发展其实还停留在概念创新和模式创新的一个阶段,还需要实现硬核技术的创新,所以我们需要想象和期待,同时更需要对元宇宙的现在有一个冷静的观察和思考。”

  

  沈阳教授接着对元宇宙的风险进行了补充,他通过生活中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出了现实中的真身和虚拟世界中的分身之间的关系。同时,他提出了自己对于未来元宇宙应用场景的一些畅想。他想象,能出现一个真正的虚实相融的元宇宙,让历史中的名人以另一种方式重现,而在元宇宙中的人们可以在另一个时空实现和他们的交流与沟通。接着他还指出元宇宙的发展需要平衡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甚至要增强现实。最后,他表示元宇宙的发展也许会让人类对高维世界和现实世界产生新的认知文明,他对当今技术充满信心,并希望人类永远保持人文关怀和批判性。

  

  在本次报告的互动环节中,来自各高校的一线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开放式讨论,围绕元宇宙这一主题对它的概念、技术特性、未来发展和伦理风险等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和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喻国明教授指出,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可以给我们未来的传播学理论创新以启发。传播学研究想要取得突破,需要从业界的创新开始,盯住业界的发展,关注一线工作者提供的直接实践经验,进而发现有价值的理论命题。  

  随后,他从三个方面谈论了自己对元宇宙的见解。第一,他认为元宇宙存在一些泡沫,但因为它与人类社会的关联性,这种泡沫是必要的。当它从概念落到现实的时候,不必要的“浪花”自会去掉,真正的核心将会留下;第二,元宇宙是一个未来新媒介的概念,为人类的连接提供新的方式、标准与尺度。他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就是元宇宙具体场景的连接;第三,对于元宇宙的价值,他指出,其对于今天的传播操作、媒介操作和社会发展是一种象征性、目标性的定位,元宇宙让传播从认知转换到体验,对传播技术、传播的形态以及传播效果的达成都能起到一种定向定位的作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教授指出,目前学界对于元宇宙的解读更多的是基于其当下的技术特点进行的一些想象,至于未来这一技术究竟应当如何发展和突破,需要学界和业界持续的关注。他认为,元宇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于“人的解放”,帮助个体“挣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它的一个重要意义是权力的重新评估以及对每个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无论是个人的生存方式还是社会的总体形态都会在这一技术的导引下出现新的可能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提到多年前流行的“第二人生”的应用,认为这是元宇宙的早期雏形。对于元宇宙是否是一种泡沫,她以互联网为例,分析出元宇宙和互联网一样,本身不是泡沫,但这种产业在大跃进般的发展中会产生泡沫,要认清哪些是泡沫,哪些是核心。她强调,元宇宙涉及技术多,能够代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特征,但不是下一代互联网的一切,不能把所有事物都定义在元宇宙内。因此她提醒学界,不能完全跟业界的风,要客观中立,有自己的立场,把握住自己的话语权。最后,彭教授指出,未来元宇宙对于人和物、人与人的关系,对于生理带宽的挑战,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与国家制度的张力,都值得进一步的思考。

  

  曾安副教授从他个人的研究视角阐释了元宇宙的意义。他认为,元宇宙能够对许多相关学科尤其是计算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元宇宙的虚拟世界能启发研究者进行更多的相关实验研究,使得新项目真正落地时更具有实用性。此外,元宇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沉浸式的实验平台和大量可获得的数据,这使得很多不可定量化的研究将变得可定量化,特别对社会科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有重大的影响,对理解和发展计算科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对计算传播学的未来发展进路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他还提出自己对于元宇宙的一些畅想,比如通过元宇宙远程会议的交流能否突破距离限制,并且开展身临其境的合作,实现虚拟和现实的超高效对接。最后他还表达了对元宇宙的展望,如人们在元宇宙中创造财富后,虚拟世界的财富与现实世界的财富是否有一定的方法进行相互连接,虚拟世界的超仿真性是否会促进意识的永生等。

  

  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李倩认为近几十年来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曾经被认为是“科幻”的概念具有了落地的可能,而元宇宙的丰富内涵给了大家巨大的想象力,元宇宙在未来世界如何进一步的落地应用让人感到期待。她认为未来元宇宙需要建立对于建设者、参与者更加开放的平台,以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形成庞大的用户流量,从而达到良性循环。此外,她认为5G未来技术的突破应用或许将会落在元宇宙上。

  

  在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来自生物学,系统科学,传播学等各领域的学子对元宇宙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沈阳教授耐心解答。

  

  最后张洪忠教授对整个发布会做了三点总结 。第一,他提出元宇宙即便存在泡沫,它也是有现实基础的泡沫,正如VR产业经历了大众所谓的萧条阶段,反而迎来了较为理性的时期。第二,他认为元宇宙是一种对人的肉体的解放,这就会对我们的社会群体,社会建构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三,他指出元宇宙可以成为灵魂的研究手段,从而使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发布会的最后,张洪忠教授还对整个清华和北师大的学子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广大学子能够在碰撞中形成新的思维。  

  在互动合影之后,本次“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会圆满结束。发布会同步在B站直播,获得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