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网络文化季收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辨别网络虚假信息

网络文化季收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辨别网络虚假信息

发布日期:2023-06-06浏览次数:

5月25日,“青春正能量 闪亮E世界”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网络文化季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蕊老师为同学们带来《大学生应如何辨别网络虚假信息》专题讲座。

讲座最开始,王蕊老师从学术角度为同学们区分了虚假信息的相关概念,包括谣言、流言、传言、不实信息、虚假信息、假新闻、阴谋论等词语蕴含的不同意义。在此基础上,王蕊老师提出真实性和意图性这两个维度来说明虚假信息传播的出发点。

接着,王蕊老师提出五个问题,并结合相关案例,为同学们介绍了网络虚假信息的存在特征与辨别方式。并与大家讨论大学生应如何在网络世界中获取、分析信息,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

微信图片_20230606224154.jpg

Q1:有图、有视频,就一定有真相吗?

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显然不是如此,技术加持增加了我们辨别信息真伪的难度。比如在俄乌冲突中,有七成的虚假信息是将旧视频、旧图片、旧文字挪移到新发布的信息中以完成造假行为,再比如会有人利用AI创作工具Midjourney生成特朗普入狱的假新闻,张冠李戴、半真半假的虚假信息令人更加难以分辨真伪。虚假信息产生的因素十分复杂,王蕊老师指出,主要可以包括政治意图、社会意图、经济意图、心理意图这四个维度。

Q2:真相会反转吗?

每天扑面而来的新闻消息,其所报道的“真相”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在后真相时代,“让子弹飞一会儿”是更明智的行为策略。俄乌冲突中“乌克兰蛇岛13勇士壮烈牺牲”事件、柬埔寨“血奴”事件,网络中流出的视频被大量国内媒体跟进,使得事件在国内发酵,但最终均被证实是虚假信息。信息更新滞后与频频反转,使得真实情况常与最初的新闻爆点相左。

微信图片_20230606224159.png

Q3;面对阴谋论,人们为什么容易轻信?

接着,以“5G传播新冠病毒”“旅美大熊猫是否遭受虐待”等阴谋论为例,王蕊老师从传播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指出人们容易轻信虚假信息背后的原因,包括信息茧房、证实偏差、动机推理、对立情绪、素养缺失。老师提醒大家,面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不要轻易站队,要养成媒介素养与独立判断事件的能力。

Q4:谁有资格评判一条信息的真假?

并非所有的辟谣信息都真实可靠。一方面,真相的某些方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比如吹哨人李文亮医生被训诫,但最后却被官方澄清其预警言论的真实性。机构核查并非百分之百准确的,会有反转可能。

另一方面,辟谣信息本身也可能带有需要辨认的立场与偏见。王蕊老师以2022年3月丹麦驻华大使馆微博账号的一则辟谣消息为例,指出该消息中参与事实核查的机构EUvsDisinfo就并非完全独立、中立,带有“亲欧盟”的偏见。

目前社会中有能力进行事实核查的组织或机构主要可以分为四种,包括政府专家、媒体和辟谣机构,每种力量的事实核查能力与范围都有局限性,意识形态组织利益、专家失信等因素,都会影响辟谣内容的中立性与受众可信度。

微信图片_20230606224205.png

Q5:虚假信息与片面真相哪个更糟?

微信图片_20230606225416.png

王蕊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一些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进一步带领大家思考虚假信息对个体生活的影响。通过引用《十三邀》中许知远的话,老师表达了 “我们看待世界方式是由我们的经历以及认知偏见所组成的”的观点。每个人头脑中的世界可能就是片面、不完全真实的,人们基于自身经历、喜好、价值观构建自己接触世界的方式。

微信图片_20230606224209.jpg

在讲座的最后,王蕊老师向大家推荐了电影《楚门的世界》,并表示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偏见,并鼓励大家建立起倾听不同声音的勇气,去接受刺眼的画面和逆耳的声音,尽量在了解事情的全貌之后再做价值判断,获得更多面的信息,做出更好的判断。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