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读书会回顾丨马尔科·内斯科乌《社交机器人:界限、潜力和挑战》

读书会回顾丨马尔科·内斯科乌《社交机器人:界限、潜力和挑战》

发布日期:2024-04-22浏览次数:

“我与经典对话”读书会第5场

5.jpg

4月15日,“我与经典对话”读书会继续进行。第5场读书会讨论的书目是马尔科·内斯科乌的《社交机器人:界限、潜力和挑战》。本次读书会由李倩老师领读,燕东祺、任吴炯两位同学进行主旨发言。

6.jpg

李倩老师在读书会伊始,以这本书的译者与哲学的关系作为切口,介绍了这本书的技术哲学主题,并建议同学们在阅读这本书时主动思考人工智能的相关议题时。在李倩老师对这本书做了简要的介绍后,两位同学开始了自己的分享。

7.jpg

燕东祺聚焦社交机器人的技术风险与潜力,深入探讨了《社交机器人:界限、潜力和挑战》一书中提及的多个社会风险与伦理议题。当前社交机器人技术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传播学、工程学、计算科学、心理学和哲学的交叉融合背景下,机器人被认为具有改变人类社会繁重工作的可能性,也可能成为人类社交空间的新交互伙伴。

燕东祺提到我们需要关注社交机器人可能引发的四个主要问题:取代问题、可靠性问题、心理问题和控制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公众对于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机器人的可靠性、对人类情感的影响及其控制权的深刻担忧。

此外,燕东祺以德国疗养院中的老年人与机器人“Paro”的互动为例,探讨了人类与机器人交互中的情感依赖问题,也揭示了现代科技可能引发的自我贬值问题和现实与虚构界限的模糊。她总结道:“社交机器人带来了新的便利和可能性,但我们一定不能忽视人机交互中的人本底线”。

8.jpg

任吴炯同学关注机器与人类在社交世界的边界问题,他指出,具有人形外观和一系列模拟人类行为功能的社交机器人会在社交互动中扮演着十分复杂的角色。而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它们越来越能够自主行动并根据经验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在技术和社会层面上都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人机交互的边界逐渐模糊,机器人是否应被视为社会成员?

同时,随着机器人大量介入人类社交领域,我们的社会需要重新思考社会成员的定义。传统上,社会成员被认为是活着的人类,但现在具有社交功能的机器人则让这一问题充满了更多讨论空间,《社交机器人:界限、潜力和挑战》一书始终对人机交互的边界问题保持开放的态度。面对技术变革下的系统性和发展性问题,人类需要从技术和哲学角度不断进行新的评估和观念迭代。

9.jpg

10.jpg

在两位同学发言结束以后,有同学对分享的“多层知觉”内容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提问。燕东祺从深度性体验的角度来依次解释不同层次的知觉:不需要刻意观察、有一个特定目标的观察、反思的观察。李倩老师认为知觉层次的递增代表着程度的增多与偏见带入的增多,并建议同学们用具体的例子来理解这样的理论问题。

也有同学结合现实生活中人机交互的案例和网友的观点,对人机交互的平等性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任吴炯从三个角度回答了这样的问题:第一,这样的案例与人作为主体的优越性预设、人类意志对机器人的输入有关;第二,有些设置是为了增强机器人和人类的交互性而被设计出来;第三,从成本的角度、辅助人类的角度考虑,目前市场化的机器人的智能程度依然有限。

11.jpg

李倩老师接着前面同学讨论的问题,开始带着同学们思考人是怎么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大家结合海德格尔对边界与中心的思考,结合柏拉图洞穴和影子的故事,进一步理解人机交互、人机共生社会、AI在社会中反映的规律等问题。同学们也接着这些思考继续进行着深刻的讨论。

在读书会的最后,李倩老师带着大家从讨论的话题中回归到人的本质的问题,倡导大家多去读书、多去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多去思考。至此,第5场“我与经典对话”读书会圆满结束。

读书会的精彩,文字难以尽述。在此诚邀各位朋友密切关注相关信息,一起加入读书会的大家庭,亲自体会这一充满启发和智慧的过程,共同构建良好的学术环境!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