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AI时代的认知战:为未来新闻人筑牢国家安全前沿防线

AI时代的认知战:为未来新闻人筑牢国家安全前沿防线

发布日期:2025-10-04浏览次数:

2025年9月30日上午,“AI时代的国际竞争:国家安全视角下的网络认知战”专题讲座在教九楼403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韩娜教授主讲,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敏教授主持,吸引了学院内众多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新生参与。

1.png

为系统阐释认知战,韩娜教授从历史维度梳理了战争形态的演进路径,指出随着战争与非战争边界日益模糊,认知域已成为继陆、海、空、天、网之后的“第六作战域”。她还清晰区分了认知战与其他作战方式:心理战以情绪冲击意志,舆论战借内容影响态度,网络战靠系统实施入侵,而认知战则以数据为基础,旨在长期塑造目标对象的认知结构与思维方式。

2.png

针对AI时代认知战的新特征,韩娜教授总结出三大趋势:呈现方式从公开宣传转向隐蔽渗透,政治意图被包裹于价值与情感信息之中;参与主体从单一国家扩展至企业、组织等多元力量;运行逻辑从媒介引导转向算法赋权,实现更具针对性的精准推送。她特别指出,青年学生因高度依赖社交媒体、注意力碎片化、易陷入“信息茧房”等特征,已成为认知战的重点影响对象,并援引“开封夜骑事件”等案例,说明攻击者如何利用青年熟悉的形式传播误导信息,诱导认知偏差。

面对挑战,韩娜教授也提出了系统的应对路径。她强调,“AI不仅是认知战的‘助推器’,更应成为我们认知安全的‘防护盾’。”她认为,应从能力构建、技术研发、学科融合与数据整合四个维度系统建设认知防护体系,形成“观察—导向—决策—行动”的完整闭环,从而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掌握认知主导权。

3.png

讲座最后,韩娜教授寄语在场同学。她表示,新闻传播学子是未来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与“引导者”,其自身的认知辨别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信息环境的安全。她希望同学们能将专业学习与国家安全意识相结合,在掌握传播技能的同时,筑牢思想与认知的防线。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