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京承两地法院召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暨法治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座谈会

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京承两地法院召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暨法治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4-05-20浏览次数:

5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北京互联网法院、河北省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暨数字素养提升座谈会,并签署《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合作协议》《关于“未成年人法治数字素养提升项目”合作备忘录》。

1.jpg

承德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蔺静,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姜颖,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党委副书记祁雪晶出席会议并讲话。承德市教育局、承德二中等相关领导同志参加会议。

2.jpg

会前,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承德中院融媒体中心、“三个一”工作机制指挥中心、家事调解室,详细了解了承德中院依托“三个一”工作机制并发挥融媒体中心宣传优势在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普法宣传,以及打造家事调解室,有效化解家事纠纷强,化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经验做法。

3.jpg

座谈会上,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承德中院和北京互联网法院分别就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网络安全问题及法治数字素养提升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介绍和交流。三方在资源共享、联合党建、治理协同、审判互助、联合调研和联动宣传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蔺静院长表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一项守护希望、继承未来的系统工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京承两地法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协同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使命光荣、意义深远。

4.jpg

姜颖院长表示,北京互联网法院始终高度重视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2021年5月挂牌全国首个互联网少年法庭以来,打造了“首互未来”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品牌,立足互联网司法本职,注重多主体协同共治,强化与家协同、与校协同、与社会协同,着力于促进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网络素养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5.jpg

方增泉书记在发言环节表示,“家-校-社”协同模式有利于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充分发挥教育、心理、法学的学科优势,打造了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系列课程,并将其纳入部分重点地区、学校的网络素养教育工作中,今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也将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法治素养提升工作的教育资源支持。

6.jpg

下一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法治数字素养提升、网络安全保护研究与实践工作,与北京互联网法院、河北省承德中院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凝聚发展共识,不断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水平,共同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坚强堡垒,为青少年成长之路贡献智慧和力量。

7.jpg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