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越西行丨校地协同赋能乡村振兴,构建融媒教育实践新范式

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越西行丨校地协同赋能乡村振兴,构建融媒教育实践新范式

发布日期:2025-06-30浏览次数:

为深化校地合作、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院长张洪忠率专家团队,联合中国报业协会、四川日报网络传媒等单位代表,于 6 月 28 日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开展系列调研与合作共建活动。此次越西行以 “媒体融合赋能县域发展、教育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为核心,涵盖教学实践基地签约、教育帮扶慰问、地域文化调研等多维议程,通过高校智力资源与县域发展需求的深度对接,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探索创新路径。

校媒共建教学实践基地 开启融合发展新征程

6 月 28 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越西县融媒体中心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座谈暨签约仪式在越西县委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由越西县融媒体中心主任林建江主持,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院长张洪忠,中国报业协会品牌推广部副主任耿嘉晨,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公司王云总监,以及学院老师黄珏、刘茜、李倩等一行出席。

微信图片_20250630211439.jpg

会议第一项,林建江主任汇报了越西县融媒体中心的基本情况,系统介绍越西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成果,重点阐释红军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 IP 开发现状,以及文旅融合发展布局,强调双方合作对提升县域传播力的战略价值。

微信图片_20250630211444.jpg

会议第二项,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方增泉书记讲话,方书记表达了对于凉山教育经济发展的持续关注,回顾北师大“致远计划”“优师计划”在大凉山地区的教育帮扶实践,指出教学基地建设将进一步深化的长效机制。

微信图片_20250630211448.jpg

会议第三项,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洪忠院长发言,张院长结合“京师大模型 AI 媒体创新应用工作坊”成果,为越西农产品品牌推广、民宿产业升级等提出“媒体 + 产业”系统性解决方案,强调以融媒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微信图片_20250630211453.jpg

会议第四项,越西县中共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李注学县长讲话,李县长表达了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北师大长期支持表示感谢,提出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长期深度合作的展望。

微信图片_20250630211457.jpg

随后,双方正式签署教学实践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 “教育实践基地” 授牌仪式,标志着校地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微信图片_20250630211502.jpg

走访调研察实情 精准对接促发展

签约仪式后,北师大专家团队首先在林建江主任陪同下,参观越西县融媒体中心,深入了解中心内容生产流程、技术设备配置及文旅融合传播案例。

微信图片_20250630211507.jpg

在越西中学校长陪同下,北师大专家团队实地考察四川越西中学校园建设成效与教学环境,与九位 北师大“致远计划” 教师展开深入对谈。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院长张洪忠等专家团队高度肯定了驻校教师们在提升学校基础教育质量、推动素质教育提升等方面的贡献,鼓励其继续发挥北师大教育理念优势,助力越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630211515.jpg

解码文化基因:多维考察县域发展脉络

下午,考察团在林建江主任陪同下,深入越西县非遗工坊、红军与丝路文化遗址陶家营等地调研。专家们围绕非遗技艺活化、文化IP数字化转化、AI+民族文化等议题展开研讨,建议将越西县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为越西打造“文化强县”品牌提供了智力支持。

微信图片_20250630211522.jpg

此次合作是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实践举措。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将通过“人才培养—技术赋能—产业联动”三位一体合作机制,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县域发展需求深度对接,为民族地区媒体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