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两会记者面对面 时代声音零距离(第3期)
发布日期:2025-04-13浏览次数:
前言
全国两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也是大众了解政策动态的一扇窗。如何从宏大的议题中捕捉动人细节?如何在纷繁的现场抓住有价值的新闻?本次活动邀请到中国教育报的林焕新,为我们介绍参加全国两会的相关故事与自身的工作体会和经验。
01活动开场
活动伊始,由党建辅导员滕文强担任主持人,对林焕新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为本场活动拉开序幕。
02嘉宾分享
两会现场:选题策划的"嗅觉"与"胆量"
林焕新首先从两会的选题策划讲起。以 “人工智能推动教育行业变革” 为例,她详细阐述了如何敏锐捕捉时代热点与教育领域的契合点。在科技浪潮翻涌的如今,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成为热门议题,可这并非简单跟风,而是要深入剖析其在教学模式革新、师生互动优化、教育资源分配等多层面的潜在影响,挖掘出独特且有深度的报道角度。
随后她又以自己在两会现场对雷军、刘永好、姚明的采访为例,鼓励大家不要胆怯,要通过调动各种感官寻找在现场可报道的选题。通过讲述《“我想提一个问题”——政协委员谈孩子睡眠问题》《经济大省,也要挑教育的大梁》《“反馈这么快,心里暖暖的”》这几篇文章的选题思路,林焕新说:“在现场的唯一经验就是多跑一些地方,多问一些人。”
记者的必修课:在现场,抓“活鱼”
接下来,林焕新讲述了为什么记者要去到现场。通过“抓最小的鱼”“抓最亮的鱼”“抓最意外的鱼”三部分,她诠释了记者笔下新闻生命力的所在。以自己在福建、河北、山西的亲身经历为例,林焕新讲述了完成《越过山丘 —— 福建三明一群‘土’教师接续开展科学教育的故事》、《壶口瀑布 浪涛铸魂》等文章的心路历程,也道出作为一名记者最朴素的坚守——“心怀热爱,奔赴旷野”。
03提问环节
活动的最后是提问交流环节。在同学问到“如果未来想要去报社工作需要做什么准备”时,林焕新耐心解答,给出真诚建议“在做中学”,同时也分享了自己进入报社前进行的准备工作。这一分享让同学们深受启发,对未来进行求职择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