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读书会回顾丨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社会投降》

读书会回顾丨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社会投降》

发布日期:2024-04-08浏览次数:

“我与经典对话”读书会第3场

本周一4月1日,“我与经典对话”读书会继续进行。第3场读书会讨论的书目是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中的《技术垄断:文化向社会投降》。本次读书会由甘晨老师担任领读老师,滕文强、李玮、袁宇航三位同学进行主旨发言。甘晨老师以尼尔·波兹曼理论广泛的影响力作为切入点,为本场读书会开场。

7292cea0b8548c3c74aa774a5cf08121.jpg

滕文强介绍了波兹曼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技术与文化的关系。他指出,许多人认为技术是人类的朋友,能够让生活更加便利、延长寿命等,但技术同时也带来了代价,如失控的技术增长可能会毁灭人类重要的文化源头。因此,波兹曼认为技术既是朋友也是敌人,我们需要永远警惕技术对文化的垄断。波兹曼阐述了技术的三个取向:第一,技术的取向是立体的,每种技术都包含利弊;第二,技术具有不可逆性,一旦被接受就会按自身逻辑前进;最后,技术具有不可预测性,谁将成为赢家无法预先确定。他批评了单纯赞扬或批评技术的观点,认为应该辩证看待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同时,波兹曼还探讨了技术如何改变旧词语的含义,如"记忆"、"智慧"等,以及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比如通过打分等量化方式判断品质。本书呼吁,在技术变革中,我们应该意识到技术所嵌入的意识形态偏向,并审慎对待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不能让文化完全向技术投降。

de24c498035f7deb411670141de4118f.jpg

李玮同学聚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波兹曼的思想。技术不断渗透和主宰文化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工具使用文化时代、技术统治文化时代、技术垄断文化时代和迷信科学主义时代。而在工具使用文化时代,工具与文化信仰体系融合,工具为解决实际问题和精神需求而服务,如武士刀体现武士道精神。这一时期,技术发展程度不代表技术贫困,如罗马帝国凭借道路等“软技术”而非先进武器取胜。文化对技术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极为重要,神学在技术使用中起引导作用。波兹曼认为,技术统治文化时代,技术要消除文化,专业技能盛行有三因素:官僚主义、传统制度削弱和技术性测量机制,而伪科学主义企图用科学替代被技术冲击的道德规范。此外,波兹曼关注到技术逐步主宰文化,但在工具使用文化时代,二者是相融合的。随着技术力量增强,文化对其失去控制,技术开始主导文化,二者关系发生转折。他对这一进程及其影响有深刻探讨和独到见解。

bac96c3ac0d4632b34bcaa6e250dc4ab.jpg

袁宇航在以上两位同学分享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对技术垄断文化的批判性,即对技术力量的盲目追随,认为其导致了文化符号的庸俗化和叙事的流失。广告等商业行为利用技术侵犯了文化符号的神圣性,使之沦为商业工具。技术发展无限制地增长,人们可以利用技术嘲讽任何文化形态,这种无核心的技术故事强调效率和经济进步,却忽视了人文情怀。为对抗技术垄断,波兹曼提出要做一个"爱心斗士",牢记构成美国历史的符号和叙事;呼吁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使认知回归基本功;认为宗教对于建构人类精神、伦理和存在论意义至关重要。他批评缺乏道德关怀的倾向,提出四条人文主义原则来衡量新媒体。最后,波兹曼并非反对技术本身,而是批判“技术垄断”和“技术傲慢”这种文化状态和心态,呼吁在获取新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可能会失去的技能,保持理性思维和人文关怀。

ef590d72d63143f3066e5abefc114d76.jpg

甘晨老师之后对本场读书会做了总结。老师先以广告的文化属性为切口,分享了她对数字营销时代“以算法为基础推荐广告”现象的思考。随后,她也抛出了技术不可逆、AI对文化的冲击、技术变革的新特征等相关议题,与同学们探讨了多种理论视角下技术和文化的发展逻辑、治理方式、思考范式等多个切面。
最后,甘晨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想象了未来文化的主体归属与发展趋势,包括机器人的文化形态与文化融合,在读书会的尾声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至此,第3场“我与经典对话”读书会圆满结束。

读书会的精彩,文字难以尽述。在此诚邀各位朋友密切关注相关信息,一起加入读书会的大家庭,亲自体会这一充满启发和智慧的过程,共同构建良好的学术环境!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