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讲座回顾|为机立心 为己赋能:智能时代的媒介素养重塑

讲座回顾|为机立心 为己赋能:智能时代的媒介素养重塑

发布日期:2025-03-29浏览次数:

2025 年 3 月 25 日上午 10 点,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为机立心 为己赋能:智能时代的媒介素养重塑”主题学术讲座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七楼 307 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邀中国传媒大学张开教授主讲,共同探索智能传播时代媒介素养的理论核心与实践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329120045.jpg

张开教授以“能量与信息是文明发展的双重维度”为切入点,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正在深刻改变信息传播方式。她强调,当前媒介环境呈现算法主导、虚实融合、权力分散三大特征,随之而来的虚假信息泛滥、隐私泄露、算法偏见等问题,对公众媒介素养提出了新挑战。

针对传统媒介素养的局限性,张开教授提出“为机立心”的创新理念。她解释道,这一概念并非赋予 AI 情感意识,而是通过技术规范与伦理框架引导智能系统符合人类价值观。

微信图片_20250329120050.jpg

讲座深入剖析了“为机立心”的实施路径。技术层面,张开教授提出数据治理需强化准确性、全面性与公正性,建立动态审查机制;算力分配应注重普惠性,通过共享平台促进技术公平。人文层面,她强调跨文化适应性的重要性,建议在 AI 开发中融入文化敏感性设计,并对开发者进行伦理培训。

面对生成式大语言模型的普及,张开教授提出“为己赋能”的实践策略。她指出,公众应通过明确需求、优化指令、建立信任三步骤驾驭 AI 工具,同时遵守伦理规范,避免技术滥用。张教授认为,媒介素养应从单一的信息识别能力,向技术驾驭、伦理反思、社会参与等多维能力拓展。她强调,个体需在技术浪潮中保持主体性,通过持续学习与批判性思维,实现“人机共生”的良性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329120055.jpg

在互动环节,师生围绕“人工智能驯养”展开讨论。张开教授分享了自己“驯养”AI工具的经验,她建议在场师生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将AI转化为个人能力提升的助力。

本次讲座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不仅深化了师生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也为智能时代的技术伦理与人文关怀提供了重要启示。

微信图片_20250329120100.jpg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