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第二期
发布日期:2022-12-07浏览次数: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大步迈向新时代,在追寻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自信。新时代新青年,作为见证者与建设者,感同身受,使命重大。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闻传播学院党建中心和团委从11月21日起开始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系列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优秀学生代表领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动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讲座回顾
11月30日,新闻传播学院邀请到了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编审储召生老师通过线上方式带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系列活动的第二堂课。储召生老师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重新审视中国教育报道入手,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感悟。此次活动由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主持。
储老师提到,当今社会,我们应提高政治判断力,认清教育的新时代。
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
储召生老师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字记者,党的二十大提问最多的境内记者,用亲身经历向同学讲述一张图片背后由于中西方叙述的差异,带来新闻报道的偏差。储老师指出,现如今,作为新闻从业者与学习者,我们应提高政治领悟力,树立中国新闻自信。任何新闻舆论都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没有什么抽象的绝对的自由。我们要认清认清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的本质,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的影响。
最后,方增泉老师就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在储召生老师的讲授中,支部党员在思想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的角度入手,储老师对提高记者的觉悟和政治站位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对中西报道异同的比较,进一步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储老师指出,在未来,我国新闻记者的应有属于中国本土特色的创新;通过亲身经历的分享,储老师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的重要性,记者应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展现在大家面前。最后,方增泉书记对党员提出期许:我们应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做好新闻报道,写好新闻报道,成为“理论上、笔头上、口头上都应有几把刷子”的新时代新闻从业者。
交流环节
问:如果想去中国教育报进行实习或就业,如何打动面试官?
答:欢迎同学来中国教育报进行交流与学习。中国教育报的招聘由教育部统一招录,进行统一笔试后进行面试与实习考察。新闻从业者应练就过硬的笔杆子和夯实的事务能力,才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