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 平行论坛四:青少年网络素养与家庭教育在北师大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22-07-12浏览次数: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当下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青少年是地地道道的“数字原住民”,网络已经内化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既带来丰富的内容与便利,也带来诸多风险与挑战。当身心尚不成熟的青少年,面对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和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很容易产生问题性网络使用。因此,针对青少年开展系统的网络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增强包括网络注意力管理、网络安全、网络印象管理等在内的网络素养和网络使用能力。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环境。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表现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在第十六条、二十二条等内容中,要求“监护人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对其进行健康上网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为引导青少年学会利用新兴媒体,明确家庭教育在其中的责任和角色,助力赋能家庭和青少年网络素养,实现二者的同步提高,以“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为主题的“青少年网络素养与家庭教育”平行论坛四于2022年7月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
与会专家合影
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父母必读》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共同承办。 论坛以“青少年网络素养与家庭教育”为主题,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父母必读》主编恽梅、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秘书长边玉芳、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长霍雨佳、韩国亚太教育理解中心全球公民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李阳淑(Lee Yangsook)、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农教中心首席专家张莉莉、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杨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明、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员克里斯泰尔·拉瓦莉(Kristelle Lavallee)、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涛、腾讯未成年人服务中心教育专家马滢、家长代表、《父母必读》作者寇文杰、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可等来自全球各地的政府、学界、业界、互联网平台的领导、专家,及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中学生青少年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话未来,发布《智能设备与亲代关系报告》,从心理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和企业等各个角度,结合实证数据和统计结果,一起为促进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与家庭教育工作建言献策。
01 嘉宾致辞
恽梅主编致辞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父母必读》主编恽梅发表了致辞。在致辞中恽梅指出,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近年法律在各方面凸显家庭在其中需要扮演的角色,提示家长要担负起未成年人网络管理的问题、合理指导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当今,在网络背景下,孩子的成长步伐也许已经超过了作为家长的成年人,孩子成为更有创造性、个性的个体。因此,当下的议题是双面的,是如何让家庭、让孩子,在网络世界里受益,即不仅为孩子,还要为父母赋能,帮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搭建网络素质培养平台,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为这个领域提供更多的问题解决思路。
02 主旨演讲
在大会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秘书长边玉芳表示,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怎么办”是困扰家长的高频问题。孩子的网络成瘾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长作为孩子网络使用的守门人,需要意识到“如何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是问题的关键,需要拥抱互联网的时代,而非一味地控制和“堵”。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父母应该发挥监管作用,让孩子认识到网络只是工具,并且提升自身对网络的态度和技巧,与孩子共同讨论和使用网络。
边玉芳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长霍雨佳表示,大约七成的父母表示,亲子陪伴的时光被网络和电视所替代,同时,七成的孩子对父母关于不要看电视和玩电脑的催促感到烦躁。根据对儿童上网特点的分析,绝大多数儿童都使用网络、儿童触网年龄低龄化趋势明显、上网场所主要是家庭。同时,通过对家庭影响的深入分析,家庭在儿童互联网使用当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目前家长的管理方式主要通过传统的“说教”,家长和孩子的网络亲子关系不佳。因此,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网络文化,并且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
霍雨佳部长发表主旨演讲
韩国亚太教育理解中心全球公民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李阳淑(Lee Yangsook)做了以“全球公民与媒体素养”为主题的分享。从如何去培养全球公民,培养全球公民的重要性,和为什么要着力提升网络素养三个问题展开,并详细介绍了全球公民的定义和框架。她表示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升级,网络以及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成为了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有必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积极变化的媒介,这就要求我们强化全球公民教育,提升媒体素养。全球公民教育也正是通过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态度,帮助我们更好地促成更为包容,更为公平,更为正义的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农教中心首席专家张莉莉以“数字时代女童的深度参与”为主题向大家分享了数字技术对于生活、教育的变革,以及其中存在的性别差异。她从PISA对于数字素养和数字参与的解释和研究出发,介绍了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维度和能力及其国家和性别分布,她表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技术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要重视这一问题,创造一个性别友好的素质参与环境,扩大女性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机会,鼓励深度参与,打破性别刻板认识的循环。
张莉莉专家发表主旨演讲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明就“青少年网络社会的隐私意识”与“家庭范导”话题展开讨论,首先谈到青少年网络视角中的隐私隐患包括生物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包括语音聊天时声音信息的隐患以及指纹登录的隐患;其次是网络社交位置的隐患;最后是网络社交的社交数据安全隐患,包括聊天记录、浏览记录等,这些是难以被青少年自身意识到的。他认为需要帮助青少年梳理网络社会的隐私意识,在互联网网络视角中能够意识到家长需要承担的责任,做好示范和引导。
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员克里斯泰尔·拉瓦莉(Kristelle Lavallee)表示在21世纪,尤其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时期,人们对网络虚拟空间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儿童生来就被网络环绕。通过研究发现媒介对儿童的健康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媒介素养教育对儿童的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杨雅发布了《智能设备与亲代关系报告》,认为家庭传播与儿童健康传播等交织在一起成为研究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智能化儿童设备的大量介入成为新的潮流,同时它也在影响着父母关系,她结合研究说明智能化儿童陪护设备会影响亲子互动质量,提倡通过提高家长的素养意识和家庭传播的素养水平来降低孩子对于智能设备的依赖。
杨雅副教授发布《智能设备与亲代关系报告》
03 圆桌对话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网络素养提升与家庭教育”主题展开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涛就“孩子使用媒介会出现的一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发言。关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他最初做研究时与大多数家长一样担心互联网会对青少年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并且西方也有很多学者批评互联网的使用,认为存在许多负面影响。但是随着研究深入,人们看到这种影响是复杂的。关于相应的对策,他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孩子才是构建和谐关系的方法。
杜涛副教授发言
腾讯未成年人服务中心教育专家马滢表示,在其所在中心的一线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方面的实际问题,亟待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面对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时,她建议家长应当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把事后的干预变成事前的预防。她希望将其在一线工作中沉淀的大量数据结果和实践经验,上线到互联网平台上以进行更广泛地推广,来帮助广大家长通过优化家庭教育,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和媒介素养。
马滢专家圆桌对话发言
家长代表、《父母必读》作者寇文杰表示,家长应当和孩子一起成长,这对青少年网络使用方面影响很大。通过介绍与孩子相处的真实故事,他分享了自己在亲子互动中的三点体悟:(1)在接触互联网方面,孩子很难完全脱离网络,既逃不掉,也绕不开;(2)在网络内容喜好方面,应当积极培养青少年对网络上优质内容的兴趣;(3)在上网时间管控方面,应当想办法让青少年做到自我约束。寇文杰强调,作为家长不可能永远监管自己的孩子,要让青少年自己认识到网络的利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家长代表寇文杰先生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可表示,除了针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培育,家长的网络素养教育同样非常重要,但问题在于家长高度的提升意愿和相对低水平的提升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与鸿沟。她强调家长需要关注青少年网络使用的具体内容,主动改变对网络片面消极的观念。来自研究者、公益组织和企业各方的家长友好型资源支持,例如分年龄阶段的工具包等,都可以为家长赋能,进而改善亲子关系质量,促进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提升。
04 主席总结致辞
曾晓东主席总结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联合国教科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执行主任曾晓东总结表示,本次论坛的讨论十分丰富、深刻,从对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焦虑和担心,进入到对青少年与网络共生状态的认识。正如与会专家和家长代表们所共同指出的,当下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正在经历不断的变化和改造,所以家庭在互联网背景下也正在经历不断改造的过程。最后,曾晓东提到,希望在论坛之后,能有更多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以实现对家长责任更清晰的划分与对家庭教育更充分的赋能。
随着互联网越发的便捷及唾手可得,作为国家未来和希望的青少年也无时无刻浸润在网络的环境中。家庭不仅是大多数青少年接触网络的第一场所,也是青少年获得网络素质的第一培育地。因此,“如何在青少年网络素质提升中充分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成为关注的热点。本论坛以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和家庭教育为主要研讨对象,深入透彻地展开讨论,剖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的特点、背后的成因以及家庭的影响,指出家庭教育的赋能不仅在于厘清青少年网络使用的各种要素,更在于革新家长对青少年网络使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