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网络新生态与互联网新世代”论坛在北师大成功召开!《全国高中生网络阅读素养报告》重磅发布!

“网络新生态与互联网新世代”论坛在北师大成功召开!《全国高中生网络阅读素养报告》重磅发布!

发布日期:2022-07-12浏览次数:

  2022年7月9日下午,“网络新生态与互联网新世代”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科学报社、半月谈杂志社、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共同承办,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举行。

  团中央青少年权益部协商代言处处长滕素芬、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喻国明、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岳淼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学界、业界、互联网平台的领导、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聚一堂,围绕“网络新生态与互联网新世代”这一主题,共同探讨青少年网络使用、网络保护、网络素养、网络教育等内容,集智聚力,助力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网络发展带来的影响,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论坛还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高中生网络阅读素养报告》。

  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委员会会长喻国明以东道主身份向各位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致欢迎辞,喻教授指出,今日各界聚在一起的最重要缘由,是讨论在媒介生态环境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跳出传统的舒适区去探索和创新,既要看到新传播机制下的挑战和风险,也要看到新技术的丰富可供性,发掘机遇和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

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委员会会长喻国明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岳淼致辞表示,青少年是互联网的主人,也是未来素质文明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对此,腾讯集团在加强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和网络素养上主要从科学素养、文化素养、网络素养和健康素养四个方面着力,助力社会培养面向数字时代的创新人才。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岳淼

 

一、转换视角,关注新世代网络素养变迁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线上演讲主题为《算法时代的用户素养》,她以近期热议的人工智能是否有意识的话题切入,提出“人工智能的技术界限是否应该更为清晰”的问题,她认为应不止从技术角度看待,更应该从社会、文化及技术与人类互动等多角度进行探讨。她用丰富的案例呈现出算法已经无处不在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中,对此我们应该重构算法时代的素养体系,媒介素养应发展为算法素养,重视算法驱动的信息时代下面临的偏向性和挑战。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的演讲主旨为《算法时代的算法素养》,核心围绕“算法素养是媒介素养的新表现”,详细阐述了作为算法使用者的算法素养培养路径,在使用者认识与思维培养上,她从算法对社会与个体的意义、算法的基本思维与运作原理、算法与数据的关系和算法如何影响我们等四个话题进行论述;在风险教育上,她提醒应该注意隐私风险、安全风险和囚徒风险;在算法应用策略上,她指出面对算法,不同群体会采用回避、逃避与自我保护、对抗和反向利用的方式。最后她总结道,算法素养培养的目标,不只是简单抵制、批判,而是使人们在对算法不断加深的认识中,更好地驾驭算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教授、前ICA主席、欧洲儿童与媒介调查项目负责人 Sonia Livingstone在云端带来《青少年网络素养与家庭教育》的主题演讲,她从自身和团队的研究以及实践项目出发,发现数字技术正在成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父母对新技术的态度、对孩子所能提供的帮助受到他们的经济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总体显示,富裕的父母比贫穷的父母有更多的资源获取信息,受过教育的父母比未受过教育的父母更能对数字时代的机会做出判断。对于如何促进公平和缩小差异,Sonia及团队在实践中得出,为父母开发干预措施、帮助父母掌握数字技能、为他们提供有关技术的积极想法,将是减少数字鸿沟的一种可行方法。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教授,前ICA主席,欧洲儿童与媒介调查项目负责人 Sonia Livingstone 线上演讲

 

二、《全国高中生网络阅读素养报告(2022)》发布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丁汉青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高中生网络阅读素养报告》,报告的自变量是高中生网络阅读素养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网络阅读检索素养、网络阅读接触素养、网络阅读理解素养、网络阅读整合素养、网络阅读评估素养、网络阅读利用素养6个维度。因变量是高中生网络阅读素养,控制变量是样本在读学历。

  调查显示,全国高中生网络阅读素养综合得分为3.56分(五分制),总体上略高于及格线,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国高中生网络阅读素养从空间分布上看,存在东高西低的基本走势,具体来看,全国高中生网络阅读素养总体堪忧,只掌握基本检索技巧,对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判断不足。而且在上网过程中对自身网络阅读能力的评估不自信,自我效能感低。

  上述现状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个人、家庭、学校三个维度,相对而言,个人维度因素影响最大,个人能动性应是造成网络阅读素养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释放学生阅读中的个人能动性为提升高中生网络阅读素养的重点。除此之外,学校与家庭作为高中生最重要的日常活动场景,亦对其网络阅读素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就高中生而言,提升其阅读素养的基本对策可概括为:“一个重点,四方力量,八种支持”。具体来讲就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体能动性为重点,综合调动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方力量,为提升学生阅读的“自我效能感”提供时间、空间、书单、ICT技能、家长态度、教育专业指导、收益、心理等支持,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网络阅读素养的目的。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丁汉青

 

三、扎根实践,立足包容性媒介素养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的演讲主题为《数字素养与可持续发展》,她主要介绍了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数字素养如何进入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中的数字素养鸿沟,及如何发展具有社会包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她强调,数字技术的要害在于越来越成为支持其他形式的生产、参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媒介,信息和知识及其沟通方式也是文化财产。数字素养教育不再是保护主义的工具,而是被镶嵌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帮助年轻人就业和创新、促进其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工具。最后她重点提出了技术包容性及其数字素养教育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主流信息技术应用包容所有人;采用替代技术包容对信息通讯技术有特殊需求的人群;采用主流信息技术之外的所有传统传播技术包容所有人。此外,社会要包容使用传统传播技术或替代技术的人群,打破技术中心论,做到始终以人为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吴娟演讲主旨为《立足课堂,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她以其导师何克抗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从1994年起、近三十年间在300多所学校所进行的教学实践为案例,用一线研究实验的经历,讲述如何进行自下而上的数字素养培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她强调“媒介素养要在学科中去培养”的理念,在实践中发现学习者有强烈的动机和意愿去使用智能终端,因此她指出媒介素养的培养要从保护主义向建设和引导转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吴娟

  全球互联网治理学术网络 (GigaNet) 传播委员会主席 Nadia Tjahja的演讲主旨为《欧洲互联网治理对话》,首先她从Z世代的数字原住民身份以及与互联网的互动出发,总结出“永远在线”的状态是数字原住民身份的关键因素,互联网中的连接和互动以兴趣为桥梁,超越地理限制形成虚拟联系,由于互联网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网络角色也成为了他们完整身份的一部分。其次,她强调年轻群体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创造者,他们从不同侧面看待内容,既关注信息本身,也关注到了技术层面,由此窥视这如何塑造他们与互联网的互动。最后,她强调年轻人作为创新者的作用,并提出希望Z世代能够了解互联网的不同主题,勇于表达自己,思考互联网如何影响我们并学习互联网治理知识。

全球互联网治理学术网络 (GigaNet) 传播委员会主席 Nadia Tjahja 线上演讲

 

四、业界齐聚,畅谈内容生产实践助力青少年教育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网络新生态与互联网新世代”主题展开研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曲慧是圆桌对话的主持人,她表示对话主要围绕业界同仁正在为青少年教育及为青少年的内容生产所做的努力,并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曲慧

  团中央青少年权益部协商代言处处长滕素芬指出,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在新的网络生态下,团中央致力于生产有思想有温度的引领性产品,与青少年同频共振。在实际操作中,首先把握的是将政治引领的信仰贯穿于其内容生产的全过程,青年大学习、青年网络公开课、党史学习教育产品体系等内容有效覆盖了三亿人次的青少年并得到正向回馈;其次,团中央至今已有超过三万个的媒体矩阵,深度融入各大小互联网圈子,触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第三,把握“共情”,探索共青团网络人格化形象,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最后,滕素芬表示,互联网给青年很多新的东西和机会,网络与青年之间互相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主体性的弘扬与消解、青年群体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创新型凸显和消减等问题,对此她提出应该坚持价值观引领、培养文化涵养并保障清朗网络。

团中央青少年权益部协商代言处处长滕素芬

  B站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谷雨表示,B站作为一个中国年轻群体高度聚集的综合性视频平台和文化社区,始终努力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B站致力于提供泛知识内容,满足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2020年6月B站正式上线知识区,不定时地与各界人士合作,为广大用户推出优质知识内容,并激励更多年轻人自行分享各类知识,共同讲述好中国故事;在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B站的国风视频和相关UP主的热度都持续高涨,和河南卫视联合出品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也推动传统国风舞蹈破圈;第三,B站努力创新主旋律的表达,提振青年群体的爱国热情,大力助推有关课程和爱国主义教育视频,赋予年轻人爱国情感的多元表达方式。谷雨表示,B站将继续和青年用户同向而行,努力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B站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谷雨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副院长、乡村儿童绘本阅读项目的专家顾问冯同庆带来团队“数字化绘览童书”项目的介绍,指出该项目的奥秘在于其媒介连接的内容是数字化的绘本,这对于当下的青少儿特别是乡村青少儿,既能输入补其“缺失”,又能输出扬其“优长”。他强调绘本的特征是图文互补、图文互动,对青少儿教育的作用十分独特。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副院长、乡村儿童绘本阅读项目的专家顾问冯同庆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少年》主编陈赛则介绍了创办《少年》杂志的缘由,既出于杂志社业务拓展需求,也是对青少年阅读市场的巧妙把握。该杂志的主题多元,包括友谊、运动、未知世界、偶像、网络暴力等与青少年的生活和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元素息息相关的话题,陈赛表示,《少年》希望让孩子们看到可以从不同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传统媒体在内容创新上给青少年一个探索兴趣的入口,在求知过程中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少年》主编陈赛

  本次论坛以数字时代的青少年为主要研讨对象,从算法素养、用户素养、阅读素养、家庭教育、数字素养等不同角度,深度探讨了网络环境的新生态和互联网新世代网络素养提升等议题,传播思想、分享案例,为助力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共建清朗文明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解决方式。

嘉宾合影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