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论文投稿干货又来了!《国际新闻界》主编刘海龙教授讲解论文选题与学术创新

论文投稿干货又来了!《国际新闻界》主编刘海龙教授讲解论文选题与学术创新

发布日期:2022-03-31浏览次数:

  讲座回顾丨《国际新闻界》主编刘海龙教授讲解论文选题与学术创新

 

  3月18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期刊主编面对面”系列讲座第二期在云端顺利举办。本期邀请到《国际新闻界》主编、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刘海龙教授莅临讲座,他分享的题目是《论文选题与学术创新》。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周敏教授主持。

  游戏:期刊评价的背后

  刘海龙老师强调,我们对期刊的选择首先要具有标准。对于论文写作来说,一本好的期刊能够给予更多、更有用的参考信息。在对所参考、所选择的期刊上,首先要明白,论文质量和期刊质量并不相关,但好的期刊的优质内容会比其他期刊更多些,避免我们盲目寻找。

  而对于期刊文章的冷门选题上,刘海龙老师认为关注量小的冷门选题的文章应该和所投的期刊主题、风格、内容结构相匹配。而对于较为综合的期刊的投放则要将冷门的选题和大家所关注的话题相联系,即小的领域联系大的话题。

  复杂:流程下的学术成果表达

  在对学术期刊发表流程上,刘海龙老师认为,目前的审稿流程还是有待完善的。就目前的流程来说,《国际新闻界》分为了初分、匿名外审、栏目审稿、主编审稿以及责编修订。

  在刊物选稿过程中,选稿人会根据文章的主题、领域、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所投文章进行筛选,此外,每个刊物都有其不同的成文风格,因此,在进行文章投递的时候应把握好所投期刊的主题风格以帮助文章能够更顺利发表。

  在审稿时间上,对于文章内容的不同,审稿的周期也不尽相同,一篇文章的审稿周期一般为四个月至一年左右。因此,在现有的投稿流程中,编辑会根据文章投递的情况,在二到三周内给予作者能否进入下一步审稿流程的意见回复。作者在收到回复后即可选择等待审稿或是选择其它刊物进行文章投递。

  同时,刘海龙老师提到了:“稿子被拒绝并不代表稿子不好,可能是它不符合这个刊物的风格,也许在投递其他刊物时就会被接纳,大家不必因为被拒稿而沮丧。”

  而在匿名外审中,文章将会交由具有相关资历的优秀审稿人进行文章的审核,对文章提出意见批评等,随后进入栏目审稿。在栏目审稿中,文章会根据选题的不同进行分类,交由不同领域的编辑进行审查、整合等,最后走向正式出版。

  专题策划:组稿的二三事

  刘海龙老师提出,在日常的投稿外还有专题策划。专题策划会在每期期刊上集中探讨一些较为重要的现象或理论问题。如“帝吧出征”、“电子游戏”、“社交媒体隐私”“网络直播”等,这些专题具有话题上的新颖性和研究上的引领性,能够反应一定的研究新风向。刘海龙老师认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实践变化是非常迅速的,同时新闻传播的理论也在不断跟进和发展,因此对于范式的研究,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既有的领域内进行耕耘,而是要勇于关注新颖的话题内容与现象,通过这些不成熟的话题为研究带来新机。

  专题策划依照其组稿方式的不同分为编辑部组稿、作者组稿和系统选稿。

  编辑部组稿具有较强的指导力,在编辑部内对选题进行策划并组稿,但在当下的编辑出版环境中,由于能力与资源的限制,现在已很少有编辑部组稿了。

  作者组稿即编辑部邀请兴趣相近的一些学者,通过研讨会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产生一个共同的话题,大家进行组稿。每个作者在文章中基于同一个文章核心进行不同的分工,在编辑部审理通过后则可以开始文章的撰写。流程上,作者组稿会比日常文章投递更节简、选题上也相对比较前沿。

  系统选稿方面则是由关注共同话题的作者组成,根据作者们的文章投递情况在系统中进行稿件的选取,这也是目前选稿采用较多的方法之一。

  标准:优秀的稿件如何胜出

  刘海龙老师在分享中提到,什么样的稿件是编辑们更希望看到的?总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类:具有思想性与创新性的;从经验中归纳理论的;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强烈的;概念和理论创新的。

  在思想性与创新性上,刘海龙老师认为,不论是使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文章要具有其思想性的核心,通过研究一个局部的问题为其他领域提供启发。

  从经验中归纳理论则要求文章能够在经验中总结出新颖的部分,如理论的补足、新模型的构建等,研究要回归到现实问题,能够紧扣主题、解释我们的困惑,而不是简单的从概念到概念的传统思辨,尽量从现实中总结内容。

  在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强烈上,则要求我们应在研究中对二者进行明确。任何理论、研究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而是在不断的交流、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完善的。例如在别人的研究中发现不足,进而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最后在概念和理论创新上,刘海龙老师强调,一篇优秀的稿件背后要有新的点的提出,例如提出了什么样的新概念或理论。文章不能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后只证明了一个已有的概念,或者用一个已有的理论来进行解释,而是要在其中发现新的不同

  海龙老师的小tips:如何做好研究

  Tip1:如何做研究?

  刘海龙老师在谈及如何做研究、做创新时提到了我们的研究要“不忘初心”。他认为,一篇研究重要的地方在于你的东西有没有人看,学术研究首要是解决自己的困惑,“当你的研究能够让人想要去读,那么这就是一篇好的文章”。

  Tip2:怎么找问题?

  刘海龙老师认为,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并不一定要将注意力置于全新的领域与行业当中。新闻传播领域中有很多问题是源自于“选举”这一个非常基本的事情。我们的研究问题是来源于现实和理论之间的冲突,在冲突和矛盾的融汇下发现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Tip3:创新目标——发现理论

  在这里,刘海龙老师提到,我们在平时生活的胡思乱想当中,在有突发奇想的时候就可以当即记下来,为我们储存研究的“灵感”,用量变的方式累积质变,总有一些能够成为你的研究问题。

  Tip4:和文章对话

  刘海龙老师还提出一个研究妙招,即是和自己的文献进行对话。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清楚文献中的观点和研究问题——他们的观点和你的有什么不同?

  在对研究和理论的不断对话中,遇到数据不匹配等情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提出新的概念或者是理论,通过文献综述来进行创新,由上而下进行综述、总结、归纳,最后对理论进行修正与发展。

  Tip5:如何做到独特?

  在独特性上,刘海龙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思路,即热点中的冰点;冰点中的热点;“灰色地带”与“潜功能”;简单明了。

  灰色地带与潜功能即要求大家更多关注到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这些较为模糊的问题现象具有潜功能的地带。

  而对于简单明了则在于文章的选题上,需要简单明了地阐述清楚,“好的选题是能够用一句话说出来并且会觉得有意思的”。

  问题稿件:研究的另一面

  刘海龙老师还介绍了在审稿过程中拒绝掉的一些稿子存在的问题,即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应该规避的问题。例如综述要尝试提出新的问题,任何一个研究的前提都是要进行综述的。因此,在编辑对稿件审核的时候会把简单的综述拒绝掉,“写出来的东西是要有意义的”。

  此外,刘海龙老师还提出了一些“偷懒的”框架,这些框架是我们在进行研究中需要尽力避免的。因为理论的正确性或适用性过强,故而不能轻易使用。

  学术伦理:多投、抄袭与合作纠纷

  刘海龙老师在讲座中强调,初学者很容易产生一搞多投的现象,这是一种学术不端的行为。固然存在一些主观与客观的原因,但对于学术来说,我们要保持好程序正义。抄袭、洗稿等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更要极力禁止。

  至于合作纠纷上,要合理进行作者署名排序,包括对方是否愿意和你署名等问题,这都是需要在投稿前便商量好的

  现场互动环节:

  Q:刘老师您好,我一直都很关注您发表的文章,想请教您一下,如何发现、挖掘到像“传播中的身体问题”这样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论文选题?

  A:发掘问题主要在于平常的积累,我们平时可以准备一个记事本或者是云笔记,及时把好的思路记下来。此外,我们要把学术研究放在平时,并不是只有在做研究的时候才进行思考,而是要把思考放在平时,你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

  Q:老师您好,请问在投稿的时候对于稿件字数有没有限制呢?

  A:对于字数来说,通常我们要求稿件在一万五千字左右,我们认为无论是量化研究还是质化研究,通常这个字数是能够基本解释清楚的。当然了,这个字数的要求并不是硬性的,如果可以用足够精简的话语来描述清楚的话可以更短,或者说所要解释的很多,字数适当地多一些也无妨。

  Q:刘老师好,请问您对于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这两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看待的?两者是否存在冲突?

  A:我个人是觉得这种学术的东西它本身是一定要让大家阅读的,然后才能体现文章的价值,否则一个研究寥寥几人看见,我觉得那就失去了这个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

  

  二百余位新传学子与青年学者在云端参与了此次活动,线上的交流讨论十分热烈。请大家继续关注期待“期刊主编面对面”第三期!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