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圆满落幕丨“新范式、新方法: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科教学与研究模式创新工作坊”第三天讲座暨闭幕式精彩回顾!

圆满落幕丨“新范式、新方法: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科教学与研究模式创新工作坊”第三天讲座暨闭幕式精彩回顾!

发布日期:2024-07-23浏览次数:

2024年7月8日,“新范式、新方法: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科教学与研究模式创新工作坊”进入第三天。

首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杨雅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与传播学交叉研究的相关内容,包括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

1.jpg

我们学院有五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智能传播、计算传播、媒介素养、网络治理和风险传播,以及数字媒介、数字传媒经济和传播。目前研究成果包括发表了多篇论文,培养了很多博士生和硕士生,并在实验平台建设方面取得进展,如脑电设备、眼动仪等。在传媒经济、广告研究、用户体验、情绪传播、健康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研究内容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关于传媒经济的研究,例如用户体验、广告效果、游戏体验等。我们还研究了情绪传播,例如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和表情来了解用户的情绪倾向。今年我们工作坊主题以教学为基础,设计了沙盘推演活动,让参与者模拟大富翁游戏,体验高峰和破产的过程,以此来练习协同合作。

2.jpg

在传播和认知神经科学的交叉领域,我们立足于传播学自身的问题,探索如何将数据技术和数据媒介融入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我们使用了脑电、眼动等设备来测量用户的注意力和情绪反应。我们还使用了机器学习等方法来分析数据,使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来研究传播过程,例如通过脑电设备测量用户在体验VR、AR等新技术时的生理和认知反应。以传播学自身问题为立足点,将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融入传播学研究,探讨媒介技术、媒介形态对人的影响。通过脑电、眼动等技术,实时监测个体在媒介环境中的生理和认知反应,建立人的身心与外部媒介环境之间的桥梁。

我们通过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和传播学研究的对比,发现两者有相似之处,例如现象驱动的研究方法。认知神经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测量媒介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图景,以及人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还研究了复制效果、相关效果和统计效果等传播效果。我们的研究为传播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并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话语体系和学术反思,还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例如社会学、艺术学等。期待与各位学者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3.jpg

接着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修利超博士向大家讲解了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神经传播学的相关内容:认知神经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传播过程中认知和神经机制如何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结合了认知神经科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理解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在认知心理学中,认知被定义为外界刺激引发的一系列心智过程,包括转换、缩减、添加、存储、提取和应用。这些过程可以分为两组:编码和解码。编码是将物理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心理形式,而解码则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并用于指导行为。

4.jpg

人脑被比喻为一个计算机,它不仅在软件层面工作方式类似于计算机,而且在硬件层面也类似于计算机。人脑的神经网络由大约100亿个神经元和1000亿个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执行神经计算和认知活动。认知神经传播学主要使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传播过程中的认知和神经机制。这些实验方法基于黑箱逻辑,即通过观察输入(刺激)和输出(行为反应和生理变化)来推测中间的心理过程。常用的行为反应指标是反应时,即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

除了行为反应,认知神经传播学还使用多种生理测量技术来丰富因变量的选择。这些技术帮助研究者测量大脑活动、神经元放电、血液动力学变化等生理信号。脑电技术记录大脑活动产生的电信号,通过分析不同频率和强度的脑电波,可以了解大脑在不同认知状态下的活动。常用的脑电实验范式包括被动觉察范式(PDP)和事件相关范式(ERP)。PDP用于研究长时间的任务,如观看视频或阅读文章,而ERP用于研究短暂事件的认知加工过程,如识别图片或声音。眼动追踪技术通过记录眼球运动的轨迹来了解用户的注意力和视觉加工过程。常用的眼动指标包括注视时长、眼跳、扫视、注视点等。多导生理技术同时记录多种生理信号,如心电、肌电、呼吸、皮肤电等,主要用于研究情绪和生理状态的变化。

认知神经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传播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播过程和效果。通过将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可以揭示传播过程中大脑和心智的工作机制,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最后修博士向大家提出建议:关注社会心理学概念,从脑电视角解读传播现象,找出心理机制与神经机制的联系。

5.jpg

闭幕式

6.jpg

下午14:00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丁汉青教授的主持下,闭幕式在三天纪录影片欢快的气氛中顺利召开。3分钟的纪录片记录了3天来学员密集的知识学习过程,也通过多段采访了解到学员对数智传播的看法及在本次工作坊中的收获。

丁汉青教授也向大家介绍了工作坊的意义、成果和未来发展,工作坊为老师和学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通过工作坊,学员们获得了知识和方法,建立了友谊和合作关系。未来工作坊将继续举办,为更多的老师和学员提供服务。希望学员们能够建立友谊,保持联系,希望大家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教学和科研,让更多的学子从中受益。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用于教学和科研,传播出去,为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丁汉青教授也感谢工作坊团队的付出和努力,为工作坊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

接着优秀学员代表: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龙思思老师进行发言:

7.jpg

很荣幸能够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这次工作坊对我来说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我将其总结为四趟旅程。

第一趟是学术追星之旅。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在自己领域内非常杰出的学者,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平易近人,乐于分享。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我感到非常舒适和温暖。

第二趟是教学提升之旅。许多老师带着教学任务参加工作坊,希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在这里收获颇丰。特别是昨天的沙盘推演活动,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了自己的认知,并获得了一些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可能还会形成一些新的教学合作团队和机会。

第三趟是思维拓展之旅。在昨天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不足。我们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包括今天杨老师和修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认知传播学的新领域和新方法。

第四趟是面向未来之旅。我认为面向未来有几重意义:一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二是未来合作的机会;三是未来友谊的建立。我们在这次过程中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伙伴,希望未来能够与大家保持联系,共同进步。

最后,我要感谢北师大团队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他们为我们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了工作坊的顺利进行。

8.jpg

在对八位优秀营员颁发奖状以及全部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后,丁老师邀请在场工作人员代表上台与老师同学们短暂交流,在大家的欢笑与掌声里工作坊落下帷幕。

9.jpg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