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京师大模型媒体应用创新工作坊在四川大凉山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7-01浏览次数:
2025年6月27日至29日,第七期“京师大模型”媒体创新应用工作坊在四川大凉山西昌市持续开展。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报业协会、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共同主办,吸引了 300 余位来自科技日报社、四川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机构的业界精英,以及国防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学界代表参与,围绕“AI 赋能・文化创新”主题,探索大模型技术在媒体与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
开幕式:产学研联动,聚焦凉山发展
6月27日上午,工作坊开幕式在凉山州委宣传部副部长苏小红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凉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娜,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中国报业协会品牌推广部副主任耿嘉晨等嘉宾先后致辞,强调大模型技术在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本次活动将依托凉山独特的民族文化、非遗资源与自然风光,探索 AI 技术在媒体宣传、文化推广中的落地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向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授予“教学实践基地”牌匾,标志着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后续产学研深度融合奠定基础。学员代表蔡悦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培训的期待,希望借助工作坊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媒体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首日授课:理论筑基,多元视角解析大模型应用
开幕式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洪忠教授以“大模型在主流媒体变革中的应用与创新”为题,系统剖析了AI大模型的技术突破、国内外发展态势及对新闻传播生态的影响。方增泉老师则以具体视频创作案例切入,详解垂类模型在提升新闻策划质量中的实践方法。
下午,刘茜副教授围绕“大模型与广电视听应用”,从 AI 基础概念到国内外行业应用现状展开讲解,并推荐了广电视听领域的 AI 工具。李倩老师聚焦“大模型和人机交互设计”,结合理论与实践操作,带领学员学习 AI 编程技术。智谱清言智能体高级运营专家杜京照分享“大模型产品应用与智能体实践”,结合新闻工作场景,探讨大模型在媒体运营中的落地经验。
当晚,学员围绕“大模型作品/产品策划”开展分组研讨,并前往火把广场参与 “火把节” 主题现场创作教学,在体验彝族文化中深化对 “科技 + 文化” 融合的理解。
次日深耕:实践导向,案例驱动探索技术落地
6 月 28日,工作坊课程聚焦实践应用与案例分享。中国传媒大学郭艳民教授以“AIGC 音视频创作”为主题,通过赏析短视频案例,从创作方式、工具、难点解决等维度,系统拆解 AIGC 视频的实践路径。
中国日报社 AI 工坊团队负责人刘颋分享了媒体大模型应用的实战经验,以具体案例揭示技术落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北京师范大学朱毅诚副教授在“生成式 AI 赋能+:文本、数据和可视化”课程中,结合数据新闻案例,指导学员完成大模型辅助的数据素材制作与可视化实践。腾讯 ima 高级运营专家姚远则展示了“ima智能工作台”在网络素养教育知识库中的应用,凸显AI工具对专业领域的赋能价值。
当晚,学员基于两日所学优化小组策划案,各小组与授课专家深入交流,部分成果已初具雏形,体现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方案优化”的闭环教学成效。
成果汇报
6月29日上午,工作坊课程结束,学员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分享了小组作品,各小组将工作坊两天的课程内容综合运用到了小组的作品中,结合彝族文化特色,呈现了多个主题丰富的AIGC创意短视频,数字虚拟人“小阿果”,AI辅助生成网页(如大美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等多种形式的作品。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学员们收获颇丰,具备了将AI技术赋能民族文化的能力。
各小组展示过程中,五位专家对于各小组的成果进行了点评,并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提出了修改和优化的建议及方向。专家们高度肯定各小组学员的作品,作品展现了学员们对于工作坊知识的充分吸收,AI+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实践成果显著。
最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书记、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书记、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甘建荣进行总结发言。
曾祥敏书记表达了第七期“京师大模型”媒体创新应用工作坊圆满完成的祝贺,鼓励大凉山地区的新闻媒体工作者继续推进AI技术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推进彝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方增泉书记对于学员的作品提出肯定与赞扬,表达了对于大凉山地区主办方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与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衷心的感谢,期望在未来继续与大凉山地区加强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大凉山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 AI 技术在媒体宣传、文化推广中的落地与发展。
甘建荣书记强调了本次“京师大模型”媒体创新应用工作坊对于大凉山地区媒体数字化升级、重构媒体生态、指明媒体工作价值导向、推动主流媒体系统转变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未来大凉山文博活化、AI+新闻、政务、服务的发展路径,表达了对大模型工作坊中每一位专家的感谢,期待未来继续推进与高校的合作,推进大凉山地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与展望
随着工作坊进入尾声,凉山地区的媒体工作者将以凉山为创作原点,持续探索“AI+媒体+文化”的融合模式,助力主流媒体在技术变革中实现系统性突破,为“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的文化传播注入科技动能。
经过第七期“京师大模型”媒体创新应用工作坊的成功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四川大凉山州达成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未来,双方将继续合作,不断推进产学研联动,以技术赋能,推动凉山州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