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传头条» AI大模型时代数字出版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AI大模型时代数字出版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4-19浏览次数:

2025年4月16日,AI大模型时代数字出版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协办。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敏教授主持本次论坛。

图片 1.png

(论坛现场)

图片 2.png

(周敏教授 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01开幕式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长旭致辞。他指出,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AI大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出版行业的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出版作为文化产业链接数字经济的重要支点,正以内容+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文化新模式、新业态。在中宣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校与广东省委宣传部合作,依托新闻传播学院,在珠海校区培育共建数字出版研究院。双方即将启动多项培育共建任务,深入开展AIGC助力出版行业转型研究,打造数字出版行业智库,利用数字出版技术推进数字广东典藏和数字人文广东建设,加大力度培养数字出版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同为数字出版领域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推动中国特色出版学科高质量建设发展。

图片 3.png

刘长旭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倪谦在致辞中表示,南方出版传媒与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北师大出版集团共同助力出版学科共建工作,标志着我们“部校共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结合发展实际,倪谦对共建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进一步在融合出版方面深化合作,进行大模型应用试点,探索传统出版单位转型的广东路径;二是在出版人才培养方面深化合作,加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出版领域应用研究,培养更多懂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希望进一步丰富“部校共建”内容,推进学科建设,强化出版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支撑,推动数字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4.png

(倪谦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

02 仪式环节

随后,在培育共建数字出版研究院工作备忘录签字仪式中,刘长旭、倪谦共同见证仪式。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经理马朝阳、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南方传媒总经理叶河三方共同签字,三方将以培育共建北京师范大学数字研究院为目标,聚焦学术研究与创新、行业平台搭建、创新项目与实践、人才培养与交流,致力推动数字出版创新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推动出版行业向智能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英文期刊共建签字仪式中,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郑伟代表双方签字,进一步整合出版集团与学院优势资源,助推英文期刊向高水平高质量卓越期刊发展。

图片 5.png

图片 6.png

(共建仪式现场)

03专家主旨发言

围绕AI大模型时代的数字出版前沿议题,与会专家进行主旨发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冯士新作了“携手共筑智能出版新生态”的主旨发言。他认为,人工智能成为关乎出版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在文本生成、图像创作、音视频合成等内容创作领域持续进化,对以内容创作生产为核心的出版业产生重要影响。他强调出版与人工智能在双向赋能中协同进化,针对这一变革,出版业需要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与技术企业合作,共同培育新业态、开发新市场,加强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的协同研究,共同打造新的增长点。

图片 7.png

(冯士新)

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玉山作了“AI时代,出版业的机遇与挑战” 的主旨发言。他指出,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参与到出版业的多个环节,为选题、编校、版面设计、用户分析等方面提供机遇,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此外,人工智能也导致了意识形态安全、数据安全、文化安全等风险。大语言模型身份角色在不断变化,出版业需要深入研判、全面评估AIGC产生的影响。

图片 8.png

(魏玉山)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副总经理于殿利作了“以AI新质生产力提升编辑力”的主旨发言。他表示,AI成为通用技术,为出版产业的生产模式、业务模式等方面带来新的意义。接着,于殿利从出版人的实践角度深入分析AI技术提升编辑力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肯定编校语言大模型为编辑工作带来的助力,强调要积极推进出版新基建,提升编辑力。

图片 9.png

(于殿利)

北京师范大学音像电子出版社社长姜占峰作了“AI时代出版业与大模型的互融共生”的主旨发言。他首先介绍了大模型的缺陷及产生原因,然后从生产流程、职业替代、法规建设、社会安全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大模型给出版业带来的挑战与赋能,最后从建设性的角度分享未来应如何与大模型和平共处、相辅相成。掌握怎么用的智慧,远远比恐惧被取代更重要。当人工智能擅长处理数据时,人类的共情力、创造力和批判思维将成为稀缺资源,这也正是出版的价值所在。

图片 10.png

(姜占峰)

04圆桌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会

圆桌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会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万安伦主持。围绕数字人文背景下的重大历史典籍版本保护,与会嘉宾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玉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副总经理于殿利、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字出版系主任潘文年、伦敦大学学院(UCL)信息研究系数字人文中心荣誉教授西蒙·马奥尼依次对子课题进行汇报。

之后,评议专家进行发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冯士新认可了课题的时代价值与人才队伍,从理论体系建设与具体工作展开等方面提出建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蔚华赞扬了课题的系统性,强调要处理好理论与应用的关系、传统与数字的关系、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及中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联络处负责人张久珍认为课题要紧扣“版本”二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音像电子出版社社长姜占峰指出,对不同种类的历史典籍的版本保护开展数字化的方法和路径,需要进行分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姜申从跨学科下出版范式的突破、全球视野和本土价值双向赋能、人本逻辑与数字伦理的平衡探索等方面展望未来探索发展前景。

图片 11.png

(专家评议)

最终,AI大模型时代数字出版发展论坛圆满结束。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字技术深度渗透出版行业,为其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展望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将继续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探索数字出版前沿领域,探索数字出版前沿领域,助力出版行业向智能化、高质量迈进。

图片 12.png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