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传头条» 京沪两学院联合公开发布高校第一份 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

京沪两学院联合公开发布高校第一份 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

发布日期:2024-06-29浏览次数:

2024年6月2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来自新华社等媒体记者嘉宾,以及两院师生代表参与发布会。发布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路鹏程教授主持。

首先是发布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洪忠院长对联合发起缘由、过程等进行介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王峰院长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的具体内容。

其次是学生代表发言,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任吴炯、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生魏萱分别就大模型AIGC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科研中的规范使用表明态度。

最后,媒体记者就指南相关问题提问与互动。

本次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是国内高校首次公开发布的第一份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该指南首先将面向两院在读本硕博学生规范使用,未来将不断推动更多跨高校、跨专业院校加入人工智能学生使用规范的共同建设。

《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全文如下:

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

为规范传播学院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环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根据科技部《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使用指南。

1.遵守AIGC开发者使用法规

从事AIGC开发应用的学生需了解并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及伦理规范。

2.符合学术道德规范

学生在使用AIGC时需要遵守国家、学校和学院的学术道德规范。

3.使用AIGC时应进行标注

学生在符合学术诚信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学业需要规范地使用AIGC。学生需要将AIGC直接生成的内容与学生个人的学术贡献分开,并明确标注AIGC在学生学业相关任务中的贡献。对AIGC直接生成内容的部分需标红,直接生成的内容不能超过全文的20%。在个人创作基础上进行润色、辅助编辑等行为不属于AIGC直接生成。

4.对AIGC生成的内容进行必要自查

学生应注意,使用AIGC可能存在错误的内容生成,或者将材料归因于错误来源等情况。学生需对AIGC直接生成的内容进行自查,对有争议的内容进行人工修正或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准确性、知识产权、数据隐私等。最终学生应对其提交的全部内容负责。

5.遵循学科相关AIGC使用规定

如何使用AIGC,需要参考各院系,结合学科特点制定的AIGC使用规定。对于新闻传播相关学科而言,使用细则如下:

(1) 尊重知识产权在使用AIGC辅助写作时,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使用具有商业用途的作品时,要确保已获得相关授权,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如需引用现有成果,应对引用的内容进行标注或致谢。

(2) 保护隐私安全在使用AIGC处理个人信息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个人隐私的安全。在内容生产过程中,避免涉及他人的隐私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对于需要处理的敏感信息,应采取加密等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3) 抵制虚假信息在处理事实性信息时,应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抵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对于不确定的信息,应进行核实,避免误导读者。同时,应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增强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在发现虚假信息时,应及时予以纠正和澄清。

(4) 维护网络生态在AIGC内容生产过程中,应尊重多元文化,避免歧视和偏见。在涉及不同文化、宗教、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时,应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信仰。同时,应抵制低俗、恶搞、暴力等不良内容,营造健康、和谐、包容的网络环境。

6.遵守教师课程要求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许可或不许可使用AIGC工具。学生应遵守教师的课程要求。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