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认知神经传播学工作坊
发布日期:2021-05-08浏览次数: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认知神经科学与传播学创新实验室是在国内率先开展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的团队。实验室目前拥有脑电仪、眼动仪、多导生理记录仪、虚拟眼动等多套先进设备。在近五年取得了教育部、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多项成果,在高水平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在认知神经传播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服务国内外认知神经传播学研究需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即将启动2021认知神经传播学工作坊,凝聚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及其他学科领域内,对交叉学科有浓厚兴趣的高水平研究者,利用规范的研究范式与前沿的研究方法,开展认知神经科学与传播学交叉学科研究,引领学术潮流,创新研究思路,开辟跨学科对话场域,推进中国交叉学科学术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举办时间:
2021年7月5日至7月9日
举办地点: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具体形式:
采取“教授主讲+实操”相结合的模式。教授主讲持续3天,技术操作辅导和研讨2天。
招生对象:
国内外对认知神经科学与传播学交叉学科感兴趣的优秀研究者。年龄不超过35岁(含35岁)的年轻教师和博士研究生。
招生形式:
个人自愿报名,工作坊学术委员会遴选。
报名需提交:1.个人简历一份;2. 按照工作坊主题提交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摘要。工作坊主题列表如下:
- 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新技术研究
- 人机传播的效果研究
- 网络媒介素养及相关研究
- 计算广告效果测量
- 智能媒介产品与用户体验
- 媒介化与可供性
- 虚拟偶像及其相关研究
- 其他认知神经科学与传播学交叉学科的主题
招生规模:
正式学员15人左右,同时设置适量旁听席。
工作坊成果要求:
依据工作坊讨论并修改后研究计划所撰写的正式论文,发表的论文应标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认知神经科传播学工作坊资助”。
费用政策:
本工作坊不收取任何费用。学员自理交通和食宿费用。
全程参与工作坊并顺利完成工作坊各项任务的学员将获得结业证。
学员入校需符合北京师范大学防疫工作要求。
报名方式:
报名日期截至2021年5月31日
咨询联系及提交材料邮箱:bnujcworkshop@126.com
工作坊课程安排(拟)
|
教师讲授+参观实验室 |
学生汇报研究设计+实操 |
|||
|
7月5日 |
7月6日 |
7月7日 |
7月8日 |
7月9日 |
上午 9:00-11:00 |
喻国明教授 |
朱廷劭教授 |
卢春明教授 |
学生A组 点评嘉宾:刘伟教授 |
学生B组 点评嘉宾:卢春明教授 |
下午 1:30-3:30 |
毕彦超教授 |
刘伟教授 |
修利超 |
脑电技术 |
眼动技术 |
下午 4:00-5:30 |
杨雅 |
参观UX实验室 |
参观新传实验室 |
生理多导技术 |
闭幕式 |
工作坊拟邀请学术指导团队成员名单(拟)
喻国明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中国互联网营销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等,是我国传播学实证研究的领军者、传媒经济学的奠基人及认知神经传播学的开创者之一。迄今为止,独著、合著出版的学术专著、教材、蓝皮书共38本,论文900余篇,在新闻传播学科论文总被引文数居全国第一位。
毕彦超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IDG/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 教授。于2006年获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脑、认知、行为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青年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北脑学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获Sackler Scholars Programme in Psychobiology奖、美国心理科学学会新星奖。担任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理事。
卢春明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曾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研究方向为语言交流和社会互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目前担任国际近红外光学成像协会通讯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认知神经生物学分会秘书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科普与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分会理事等。
刘伟
获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交互设计科学哲学博士学位、中美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用户体验设计70人、北京市归国华侨。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用户体验方向负责人、世界华人华侨人机交互协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北京设计学会设计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评委、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评委。
朱廷劭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开展网络大数据的心理学研究,结合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手段,利用计算技术,研究基于网络行为大数据的心理计算建模技术。在网络心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的识别和干预,以及社会态度与集群行为监测预警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心理,计算网络心理,心理及行为研究、心理健康、机器学习。
杨雅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媒经济学博士,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健康与风险传播研究中心、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政治与社会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发表中英文期刊论文20余篇;参与出版论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创新平台培育项目等,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舆情研究、认知与传播效果研究。
修利超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方向。研究领域为情绪评估、调节和训练;媒介传播效果。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第一分题“航天环境下人的基本认知功能与情绪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影响”。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下互联网场景传播效果的评估指标”。发表中英文论文 14 篇、英文会议论文 3 篇,参与编写教材 1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