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 | “展望未来 薪火相传”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跨院研讨会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4-10-23浏览次数:
团支部社会实践研讨会
携梦出发 教育兴邦
2024年9月29日18:00,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3级本科团支部主办的跨年级、跨院系暑假社会实践研讨会在京师大厦9308举行。在团支书顾鑫阳的主持下,校友分享、嘉宾分享、趣味问答交流与总结发言各环节有序进行。北师大1995级校友崔玉文老师,各院系本科生、研究生实践队队长王美霖、王熙格、蒲素素、姚诚知博依次分享参与支教的经验与心得,并对未来支教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创新性、建设性的展望。校团委兼职团干部张思原师姐为活动作总结发言。
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汇聚全校合力,共建育人平台,最终确定立项团队213支,其中重点项目团队131支,支持项目团队82支,参与师生3000余人,实践地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项目质量和参与人数再创新高。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和其他学院的学生和老师们投身四海五湖,迎着曙光奋力奔跑,从过程中反思,从实践中学习,书写出青春的多样可能。
第一部分 校友发言
“文载桃李,玉汝予成。”作为北京师范大学1995级教育系校友崔玉文老师率先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约30年前的支教经历。她感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给支教模式的更新完善提供了愈发强力的技术支撑,从而引发了在场同学们有关“新与旧”、“变与不变”的深层思考,让同学们感受到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尽己所能、无私奉献的师大精神的赓续传承。
第二部分 嘉宾分享
01
数字素养乡村振兴新疆公益行实践队队长王美霖:智慧赋能降甘霖,数字引航镌内美。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风雨支教路在明亮底色之上也遍布着重重关隘,然而“智慧赋能,数字引航”支教队的成员们不惧困难、坚守初心,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印证了北师学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风亮节。
一路上,“智慧赋能,数字引航”支教队在博孜墩乡小学揭牌“乡村少年加油站”捐赠人工智能科创设备,讨论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在温宿县第七中学开展调研座谈会,参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进行家访了解数字素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切身构建民族交融的桥梁;参观博孜墩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举行默哀仪式,向英雄致意,也默默下定决心赓续英雄无私奉献精神......
其中,支教队的每位成员都像山间随风摇曳的映山红一般绽放着自我的光彩。杨雅云以“数字虚拟人”小课堂勾起同学们对虚拟人物设计的兴趣;陈雨凡以妙趣横生的“网络印象管理”课程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网络个人形象;刘雨欣以一曲励志的《苔》告诉孩子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高尚以强身健体的八段锦引领学生们积极锻炼、调节自我.......一朵朵盛放的璀璨映山红护佑着身下含苞待放的小小苔花,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温柔地注视着苔花冒出细小的芽,闪烁着属于自己的点点光芒。
汇报人王美霖在分享中将支教路提炼为“一个挑战与一份成就”。“成就”指的是支教队攻克语言关的创举,“挑战”则指的是目前基础设施仍不完善的现实困境。未来,他们也将不懈开展类似活动,潜心求索,奋力探寻,用数字赋能带来滋润山间生灵的及时雨,用数字引航培育孩子媒介素养,推进数字化建设,充分整合利用乡村文化资源。
02
“重温中国革命胜地,重走初心红色足迹”实践队队长王熙格:回首熙光染红日,重温初心格真知。
“重温前辈荣光,再铸未来辉煌。”王熙格带领的“重温中国革命胜地,重走初心红色足迹”实践队一路跋山涉水,访遍红色基地,从文献中明确研究现状、做好理论支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了解红色文化转化现状;提前准备介绍信、了解当地情况;在实践过程中敏锐察觉问题、提升调研质效;及时总结经验、提炼访谈技巧......一路红花染遍足迹,心血浇灌文育,为红色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反哺青年新生血液,也为革命胜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献上了更富有可行性的方针策略。
03
“AIGC赋能乡村教育”实践队队长蒲素素:优师拂风散蒲英,素素晶莹满天星。
“鸿志在人心,启智在课堂。”“AIGC赋能乡村教育”支教队依托数字化等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实地支教打造乡村示范课,通过智慧平台围绕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开展专题学习与研讨,利用实地访谈等形式收集脱贫摘帽县教师行业发展数据,积极推进“圆梦工程”项目提供心理援助,与珠海校区师范生携手提升教师素养、打造“五育”学科特色课程,以生动有趣的多样化教学资源助力学生扩宽眼界、增长学识,让一朵朵蒲公英依偎在春风的臂弯里,飞向更明亮开阔的未来。
在汇报人蒲素素的分享中,“计划性”、“创新性”与“前瞻性”三词贯穿始末。项目初期,成员们着手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了解项目意义,细化项目目标,系统做好规划 ,在反复商讨调研中做好整体规划;实践过程中,支教队运用德智体美劳多方位拓展资源,将灵活而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融入教学计划,打开学生的心扉;项目告一段落后,“强师赋能”团队积极分享实践经历,讲好“师道”故事,使浸润着乡野悠风的真诚、质朴与热心鼓舞更多人接过前辈手中的炬火.......项目迭代,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变得更先进,但支教老师的初心不变,孩子们求学的热情不改,一如田垄上吹拂着蒲公英的风。
04
“数字素养乡村振兴宁夏公益行”实践队队长姚诚知博:宁望夏韵诚筑梦,博见广闻畅行知。
“宁望稚子万里志,从心出发乘鹄翼。”宁望夏韵支教队汇报人姚诚知博以“小支教队何以可为”之问为切入点分享实践经验,精准再现支教从筹备到运营、总结的全过程。这既是对过往挥洒汗水的记录,也是为继往开来者指明道路的指南,如同一丛丛迎风而生的马兰花,装点着山野与广袤自由的人生。“宁望夏韵”支教队将统筹规划与破旧立新发挥到了极致。从起步阶段“稳住基本盘”主动与校方对接安排工作、苦心备课磨课保证课程质量,到结合学院特色创新课程主题、引入当地历史文化引导“家乡再发现”;从多方位鼓励新媒体创作、悉心助力孩子们踏出创造发现的第一步,到多平台宣传支教成果、宣扬“数字启智,筑梦未来”奉献创新精神.......青涩而澄澈的双眼“宁望”出了自由舒展个性的马兰花,乡间悠远文化的“夏韵”也因守望长存。
第三部分 兼职团干部总结发言
“勤思不殆,贞驻原心。”会议最后,校团委兼职团干部张思原总结发言,着眼社会实践茫茫变迁,提出有关数字化时代现代支教如何以更有效、更有趣的方式呈现的建议,为当代社会实践再思考开辟新思路。她勉励在场同学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理想不灭 教育星火
“展望未来,薪火相传”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暑假社会实践研讨会暂且告一段落,然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亘古流传,如星火一般传递于各位师大学子的手中,如暖流一般流淌于新传学子心中,鼓舞着学子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聚萤辉成星汉灿烂。引云为桥,春风化雨。未来,北师学子仍会秉承前人鸿鹄壮志,敬岗乐业、薪火相传,蔚时代新风,育山花烂漫,在乡村振兴与基层实践中大放光芒,为壮美祖国山河贡献师大力量!
最后,特别鸣谢积极发言、分享活动感受的地理科学学部岳鹏润、文学院刘甜甜、新闻传播学院姜惠中,感谢悉心分享支教经验的实践队汇报人、踊跃参与研讨会的各位同学。希望未来仍能有更多师大人传前辈薪火,秉师大精神,“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青年热血,筑祖国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