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怀念旧版
首页» 党团学工» 支部建设» 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丨我院师生与人工智能学院赴卢沟桥及抗战纪念馆开展联学共建活动

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丨我院师生与人工智能学院赴卢沟桥及抗战纪念馆开展联学共建活动

发布日期:2025-10-11浏览次数: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深入了解抗战历史,10月10日,新闻传播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共同组织师生前往卢沟桥、卢沟桥博物馆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

微信图片_2025-10-11_160429_842.png

上午9:00,师生们抵达卢沟桥。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大家沿着青石板路缓步前行,认真聆听卢沟桥的历史沿革、石狮子的雕刻艺术以及路面修缮过程。望着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触摸着镌刻历史的石碑,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古桥的沧桑与厚重。讲解员还详细介绍了“卢沟桥事变”的背景、原因和状况,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这座桥在历史转折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永定河的波澜与康熙题诗的典故,也为大家呈现了卢沟桥丰富的文化内涵。

微信图片_2025-10-11_160436_852.png

随后,师生们走进卢沟桥博物馆。馆内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出土文物,全面展示了卢沟桥修建的历史、设计结构、军事地位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词。六个主题展厅(历史厅、技法厅、风云厅、艺术厅、文化厅)各具特色,从不同维度解读卢沟桥,让师生们对这座古桥的认识更加立体、深入。

微信图片_2025-10-11_160442_001.png

最后,师生们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馆内,大家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物展品和场景还原,系统地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历程,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

此次参观学习活动,不仅让师生们对卢沟桥的历史文化和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感想

屈书羽:

 “七七事变”的历史随着石桥中流转的步伐逐渐变得生动,形态各异的石狮子也让更迭的中国王朝如此直观。走进抗日战争纪念馆,残破的军装、掷地有声的家书重现了艰难困苦的抗日峥嵘岁月。抗日历史从来不是静态而遥远的故事,而是如此炽热有力的回音。

当我们站在卢沟桥上遥望车水马龙的新桥,更加懂得了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那些悉数陈列的文物,终将化作青年一辈前进的精神动力,与中华民族复兴并肩向前。

张熙然:

踏入卢沟桥,青石板路与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见证着岁月沧桑。讲解员的话语,让卢沟桥事变的残酷与悲壮如在眼前。走进卢沟桥博物馆,丰富文物与史料,尽显卢沟桥的深厚底蕴。

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每一件展品、每一段影像,都是先辈们不屈抗争的印记。他们以热血与生命捍卫国土,换来了今日和平。这段参观经历,让我深知历史不可忘,我辈当铭记先烈遗志,勇担使命,为国家繁荣不懈奋进。

蔡琼瑶:

漫步在历经沧桑的卢沟桥上,看着形态各异的石狮,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走进卢沟桥历史博物馆,珍贵的文物和影像资料,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在抗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的细致讲述将我们带回那段艰苦岁月,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无不诉说着先辈们的英勇抗争。短短半天的行程虽已结束,但这份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和平的珍视,却深深烙印在心中,也让我更加明白当代青年应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王菲:

踏上卢沟桥,斑驳石狮静立百年,桥身残留的弹痕仍清晰可见,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黑白照片里先烈的坚毅面庞、锈迹斑斑的武器装备、泛黄的战地书信,将那段浴血抗争的历史具象眼前。这趟参观让我深切懂得,和平从不是与生俱来,吾辈当铭记苦难、传承精神,以担当守护先辈用热血换来的盛世安宁。